[发明专利]治疗跟痛症的中药外洗剂及制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5924.7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0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念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念虎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K36/896;A61P1/14;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中药 洗剂 制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跟痛症的中药外洗剂及制法。
背景技术
跟痛症是以足跟部疼痛而命名的疾病,是指跟骨结节周围由慢性劳损所引起的以疼痛及行走困难为主的病症,常伴有跟骨结节部骨刺形成。是由多种慢性疾患所致跟部蹠面(即脚后跟)疼痛,其与劳损和退化有密切关系。临床表现主要为足跟蹠面疼痛、肿胀和压痛,走路时加重。本病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及肥胖之人,男性发生率高,一侧或两则同时发病。大多数为慢性起病,常同时有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长期劳损使足跟部组织发生病理改变.如足跟脂肪纤维垫炎、跖腱膜炎、跟部滑囊炎、跟腱周围炎、跟骨高压症和跟骨骨刺等。这些跟骨周围不同组织发生的相应疾病,是形成跟痛症的重要病因。
中医认为跟痛症是一种常见病,以足跟肿胀、麻木疼痛、局部压痛、行走困难为特征。跟痛症又称跟骨骨刺或跟骨骨质增生。在中医学属于“骨痹”范畴,发病原因多与老年肾亏劳损、外伤和感受寒湿有关。肾精亏虚也可导致足跟痛,称为肾虚性跟痛症。传统中医对足跟痛之症早有研究,隋代著名医学家巢元方称足跟痛为“脚根颓”。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大医学家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称之为“足跟痛”。
目前治疗跟痛症的药物有一些,公开号CN 102258670A(申请号201110197349.5)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跟痛症的药物,由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当归20-26、川芎15-20、乳香15-20、没药15-20、女贞子15-20、菟丝子15-20、续断15-20、地龙20-30、川牛膝20-30、蓁艽10-16、葱白10-20、艾叶10-20。公开号CN 103989768 A(申请号201410185046.5)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跟痛症的泡脚方剂及外敷药物,泡脚方剂由制川乌、制草乌、木瓜、苏木、透骨草、桂枝、伸筋草、红花、桃仁、威灵仙、独活、牛膝、海桐皮组成,外敷药物由川附子、川楝子、川椒、川芎、元胡、土元、乳香、、没药、肉桂、冰片组成。公开号CN 102526312 A(申请号201210068349.X)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跟痛症的药物组合物,由下列原料药制成,其重量配比为:五加皮6-12份、木瓜3-10份、透骨草6-12份、甘草节1-3份、苏木6-12份、花椒6-12份、皂刺6-12份、牡丹皮6-12份、络石藤9-15份、丝瓜络3-10份、地龙6-15份、僵蚕5-9份、蝉蜕6-12份、大蓟3-9份、冰片1-3份。
临床上对跟痛症的治疗一般以西医为主,西医一般使用消炎镇痛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但难除病根。重者采取局部封闭或手术,局部封闭易于复发,而且患者难以接受,手术治疗风险大,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效果不是很理想。中医治疗多用针灸配合服用中药,目前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跟痛症的中药外洗剂,选用众多除湿、温经、散寒、活血镇痛的中药制成,具有滋养脾胃,消炎镇痛,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的功效,用于外洗足部,不损伤皮肤、无毒副反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中药外洗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治疗跟痛症的中药外洗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柴胡7-11份;功劳根5-10份;七层楼7-12份;海桐皮4-8份;威灵仙3-9份;川楝子4-8份;五加皮2-10份;花椒1-5份;山胡椒叶6-9份;透骨草5-7份;艾叶2-4份;土茯苓5-7份;羌活2-10份;十八症4-10份;牛膝6-12份;苏木5-7份;桑枝12-18份;伸筋草3-9份;络石藤5-7份。
治疗跟痛症的中药外洗剂,优选的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柴胡8-10份;功劳根6-9份;七层楼8-10份;海桐皮5-7份;威灵仙5-7份;川楝子5-7份;五加皮5-7份;花椒2-4份;山胡椒叶7-8份;透骨草5.5-6.5份;艾叶2.5-3.5份;土茯苓5.5-6.5份;羌活5-7份;十八症6-8份;牛膝8-10份;苏木5.5-6.5份;桑枝14-16份;伸筋草5-7份;络石藤5.5-6.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念虎,未经李念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59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