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梨小食心虫无害化防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5625.3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8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曹正;谢春芹;陈慧敏;鲍荣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G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郑立发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梨小食心虫 无害化 防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梨小食心虫无害化防治方法,属于梨小食心虫防治领域。
背景技术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卷蛾科小食心虫属的一种昆虫。幼虫为害果多从萼、梗洼处蛀入,早期被害果蛀孔外有虫粪排出,晚期被害多无虫粪。幼虫蛀入直达果心,高湿情况下蛀孔周围常变黑腐烂渐扩大,俗称黑膏药。苹果蛀孔周围不变黑。李幼果被害易脱落,李果稍大受害不脱落,蛀食桃李杏多为害果核附近果肉。多从上部叶柄基部蛀入髓部,向下蛀至木质化处便转移,蛀孔流胶并有虫粪,被害嫩梢渐枯萎,俗称折梢。
近年来,随着桃树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抗药性的提高等因素的影响,梨小食心虫在桃树上的危害越来越严重,该虫1-2代在桃园蛀梢,一般第3代梨小危害梨果,但近几年中、晚熟桃子3代梨小危害桃果越来越重,重发园片虫果率高达29%,成为中晚熟桃品种生产的危险性害虫。目前最主要的防治手段仍然是化学防治,但由于该虫钻蛀危害,卵孵化高峰期用农药防治很难预测,生产上采用增加喷药次数和加大施药浓度控制此害虫,导致环境污染,影响果品质量安全等。目前有孟宪佐、徐妍、苏建伟等的研究,此方法是应用性信息素迷向法来防治梨小食心虫,它具有高效、无毒、不伤害益虫、不污染环境等优点。该方法是在田间大量释放性信息素,使雄虫在弥漫性信息素的环境中丧失对雌虫的定向行为能力,致使雄虫难以寻觅雌虫位置,从而干扰成虫的正常交尾以达到种群繁殖受到抑制,致使后代种群密度锐减。
但是,单纯的迷向法虽然对于梨小食心虫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是整体防治效果仍然较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梨小食心虫无害化防治方法。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梨小食心虫无害化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迷向膏使用:在越冬代成虫第一次羽化前3-7天内,在离果树顶1/3处使用迷向膏,涂抹于树杈之间,每株树涂抹4-8个点,固化2-3小时;
(2)性诱剂监测:在试验区域以对角线划分监测点,每个监测点放置监测用性诱剂水盆诱捕器,诱捕器悬挂在果树树冠外围,相邻诱捕器间距20-50m;诱捕盆内加入含0.10%洗衣粉或0.10%洗涤剂的清水,诱芯悬挂于距水面0.5-1.5cm处;每天捞净盆内雄蛾并计数,并随时保证诱盆内的水量,定期更换诱芯;
(3)受害树梢处理:根据上述性诱剂监测结果,在梨小食心虫各代成虫高峰期出现后3天,检查区域内果树,每柱果树至少检查100个新梢,发现受害新梢后,将其剪掉,定期检查;
作为优选,所述的梨小食心虫无害化防治方法,还包括步骤(4)果实套袋:在果实期,将果实套袋。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迷向膏的使用量为每亩110g-130g,每个点1g-2g。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果树为中晚熟品种时,在50天后再使用一次。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迷向膏使用时,需要避开雨天。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步骤(2)中每个监测点诱捕器的数量为5个,诱捕器悬挂在树冠外围距地面1.2m-1.8m处。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步骤(3)中定期检查为每隔3天检查一次。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果树为瑞光27号油桃树或华玉毛桃树。
本发明中迷向膏主要成分是乙酸Z-8-十二碳烯醇酯,乙酸E-8-十二碳烯醇酯,Z-8-十二碳烯醇,总含量为5%。本发明迷向膏在树杈上固化后,借助膏剂特有缓释材料,持续定量释放梨小食心虫迷向素,使果园内梨小迷向素90天均维持高度水平,彻底阻断梨小食心虫交配产卵。
本发明梨小食心虫无害化防治方法,利用现有技术中的迷向法,结合受害树梢处理,能够有效防治梨小食心虫,且在降低虫果率方面,效果更加显著。
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梨小食心虫无害化防治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梨小食心虫发生率和果树折梢率,在降低梨小食心虫果率方面,效果更加显著。
说明书附图
附图1对照区与实施例3区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1)迷向膏使用:在越冬代成虫第一次羽化前3天内,在离果树顶1/3处使用迷向膏,涂抹于树杈之间,每株树涂抹4个点,迷向膏的使用量为每亩110g,每个点1g,固化2小时;迷向膏使用时,需要避开雨天。50天后再使用一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56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