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碱土壤治理改良调理剂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75510.4 | 申请日: | 2015-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3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志;李学岷;罗高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燕 |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C09K109/00;C09K10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碱 土壤 治理 改良 调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地改良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碱土壤治理改良调理剂。
背景技术:
我国盐碱地数量较多,盐碱耕地土壤中的硝态碱、苏打盐对农作物的根系伤害非常严重,农作物的根系受到盐碱毒害后,根系因发育不良而早衰,同时也是多种农作物病害的主要成因。粮食产量低、品质差。由于土壤中盐分多,碱性大,土壤有机质遭到破坏而流失,微量元素奇缺,表现为湿时黏、干时硬,土表常有白色盐碱沉淀,能够迅速净化水质降低水的比重,使水中的含氧量增加提供了作物生長的基本条件、解決了透气、透水不良,农作物根系常有中毒、烂根、死亡现象。否则即使投入了大量的肥料也不能被农作物吸收利用,造成了高投入、低产出的负效应。我国盐碱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改善盐碱耕地的土壤理化现状、提高盐碱耕地的粮食产量,是落实国家三农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让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多打粮、增加收入,为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说盐碱耕地改良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盐碱土壤治理改良调理剂。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它包含泥岩、400-1000目的轻质页岩蛋白石、腐殖酸、有机硅、碳酸钙,上述按质量比分别为:60%-80%、15%-35%、2%-3%、3%-5%、3%-5%;其余为杂质。
所述的泥岩的化学成分为:87.18%SiO2、5.32%Al2O3、0.66%Fe2O3、0.64%CaO、0.65%K2O、0.10%Na2O、0.01%MnO、0.20%TiO2、0.093%P2O5、0.0084%S、3.70%LOS;其余为杂质。
所述的腐殖酸是指粒度为200-800目的褐煤。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一、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常规的办法去洗地,施用粉煤灰等,本产品完全可以避免二次排放污染。
二、使用方法简捷方便,省时省力,成本低(每亩施用低于350-450元)。
三、完全可以在3年时间內使寸草不生的盐碱地成基本农田,增加土地的经济效益,可以从根本上彻底改良土壤。
四、施用本品投入逐年减少,而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并且从生产到施用到排放对环境沒有任何污染,生态环境好,改良土地的投资成本低,
五、能生产出的粮食为绿色产品,并且经过植物代谢过程生长出弱碱食品,有益人类健康。
六、可施用于蔬菜、甜菜、在基本农田也可实现增产并且增产幅度很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泥岩、400-1000目的轻质页岩蛋白石、腐殖酸、有机硅、碳酸钙,上述按质量比分别为:60%-80%、15%-35%、2%-3%、3%-5%、3%-5%;其余为杂质。
所述的泥岩是一种含有多种矿物质、化学成分天然二氧化硅(SiO2·nH2O)多变体。其含有丰富的小体积(体积为2-5mm)淡水薄壳瓣腮类化石,比重很轻,硬度低极易粉碎制粉,是一种天然的纳米高硅质的高分子化合物的聚合原料。化学成分为:87.18%SiO2、5.32%Al2O3、0.66%Fe2O3、0.64%CaO、0.65%K2O、0.10%Na2O、0.01%MnO、0.20%TiO2、0.093%P2O5、0.0084%S、3.70%LOS;其余为杂质。
所述的腐殖酸是指粒度为200-800目的褐煤。
所述的泥岩是采用阴离子成分较高的泥岩;其独特的阴离子成份在水中有较强的吸附力,使盐离子被吸附,减少了土壤中的盐害。
所述的400-1000目的轻质页岩蛋白石,是含有较高数值的有机硅的矿石。在阳光的作用下能产生大量的负氢离子,每平方米约20万O3C在水中使之能不断产生弱碱,并辅盐碱地内的氯化钠使之在生长碱或氢氧化钠后中合掉,不断地减少土壤中的盐碱成分。
本具体实施方式用于PH较高的盐碱地使用,3年中彻底改良原属的盐碱地,使之达到使植物成够生长的基本条件的土壤,在土壤改良的专属领域中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燕,未经刘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55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