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沼气恒压储气罐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75487.9 | 申请日: | 2015-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8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 发明(设计)人: | 周之淮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之淮 | 
| 主分类号: | F17B1/18 | 分类号: | F17B1/18;F17B1/12;F17B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37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沼气 储气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沼气发酵储气装置,具体是沼气恒压储气罐。
背景技术
在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中,沼气储存一般分池内储气、池外储气两种方式。池内储气方式就是利用沼气发酵池内部空间作为储气室,原料发酵产生的沼气集聚在储气室内。池外储气一般装置独立于沼气发酵池,储气方式有浮罩储气、柔性气袋储气等。
农村户用沼气池一般为地埋式混凝土结构。将储气室设置在沼气池内,势必会减小沼气池发酵有效容积,减小池容利用率,另外还存在维修难等问题。采用池外浮罩储气、气袋储气方式也存在容易漏气、安全性较差、维修难等问题。
目前国家推广使用的沼气池都是使用水压间调节沼气压力或者无水压间,这样产生的沼气全部储存在沼气池内,在不使用沼气时,池内产生的沼气容易使池内压力偏高,而使用时池内压力又迅速下降,很难满足灶具等设备对沼气压力的要求,基本上适合使用的沼气很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沼气恒压储气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沼气恒压储气罐,包括支架、罐体、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内盛有一定量水,所述蓄水池底部开设两个观察孔,进气管和出气管穿过水后分别经过观察孔穿出,进气管和出气管高出水面,所述蓄水池上方固定支架,所述蓄水池内倒扣一个罐体,所述罐体与水面之间形成的密闭空间为储气室,所述罐体底面上设有若干配重物,所述罐体底面中心开设小孔,溢流气管穿过罐体底面的小孔,储气室通过溢流气管与外界相连通。
所述蓄水池内水的高度等于罐体的高度。
所述蓄水池底部设有四个底脚。
所述蓄水池侧壁上部开设进水口,侧壁下部开设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由密封塞密封。
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与观察孔之间均设有密封圈二,所述溢流气管与罐体底面的小孔之间设有密封圈一。
所述罐体外壁两侧与支架内壁之间设有两个滑轮一,所述罐体外壁两侧与蓄水池内壁之间设有两个滑轮二,所述滑轮一和滑轮二在一条竖直直线上。
所述罐体、进气管、出气管均采用耐腐蚀的材料。
所述蓄水池由高强度塑料制成,所述支架的材质为高强度塑料。
所述蓄水池由不锈钢制成,所述支架的材质为不锈钢,并通过焊接固定在蓄水池上方。
所述蓄水池由地埋式混凝土制造而成,支架的材质为不锈钢,通过在蓄水池上预埋钢筋再通过焊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利用浮力学原理,根据设定的压力值,增减配重,保持配重物的重力等于储气室内沼气压力,自动调节沼气的压力,使之达到使用要求,相当精确,既解决了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储存问题,又解决沼气灶具等用气设备要求的压力不稳定问题。本发明是一次性投资设,基本无需后续维护,即可轻松达到精确使用沼气的要求,更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主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11-滑轮一,2-罐体,21-密封圈,3-储气室,4-蓄水罐,41-底脚,42-滑轮二,43-密封圈二,5-进气管,6-出气管,7-溢流气管,8-配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沼气恒压储气罐,包括支架1、罐体2、蓄水池4,所述蓄水池4内盛有一定量水,水的高度等于罐体2的高度,所述蓄水池4底部设有四个底脚41,所述蓄水池4底部开设两个观察孔,进气管5和出气管6穿过水后分别经过观察孔穿出,进气管5和出气管6高出水面,所述进气管5和出气管6与观察孔之间均设有密封圈二。所述蓄水池4侧壁上部开设进水口44,侧壁下部开设出水口45,所述进水口44和出水口45均由密封塞密封。
所述蓄水池4上固定支架1,所述蓄水池4内倒扣一个罐体2,所述罐体2与水面之间形成的密闭空间为储存沼气的储气室3,所述罐体2底面上设有若干配重物8,所述罐体2外壁两侧与支架1内壁之间设有两个滑轮一11,所述罐体2外壁两侧与蓄水池4内壁之间设有两个滑轮二42,所述滑轮一11和滑轮二42在一条竖直直线上,并起导向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之淮,未经周之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54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风炉不开口施工工艺砌筑泥浆自动输送系统
- 下一篇:一种聚四氟乙烯牵引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