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DN控制器上增加IEC 61850配置接口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75151.2 | 申请日: | 2015-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7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 发明(设计)人: | 喻强;虞跃;黄辉;刘川;郭经红;张刚;梁云;黄治;陶静;王向群;刘世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 地址: | 102211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dn 控制器 增加 iec 61850 配置 接口 方法 装置 | ||
一种SDN控制器上增加IEC 61850配置接口的方法和装置,包括:SDN控制器自检,如出现异常自动发送告警信号;搜索智能变电站中的交换机,建立网络拓扑,并进行初始化;根据IEC61850通信需求对SDN控制器进行功能映射;定义SDN控制器的工作模式;对SDN控制器北向接口建模;实现了智能变电站所有IED设备的统一管控,简化了通信系统及后台操作流程,由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DN控制器上增加IEC 61850配置接口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是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通过其核心技术OpenFlow将网络设备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开来,从而实现了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
智能变电站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摹本功能;并且可根据实际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它基于IEC61850标准,体现了集成一体化、信息标准化、协同互动化的特征。
将SDN控制器引入智能变电站中,使用SDN网络替代传统的以太网交换机组网方式,具有以下优势:(a)网络协议集中处理,有利于提高复杂协议的运算效率和收敛速度,可解决变电站中的环网自愈问题;(b)控制的集中化有利于从更宏观的角度调配传输带宽等网络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c)简化了运维管理的工作量,大幅节约运维费用;且提高了网络的接入安全性。
然而目前的SDN控制器北向接口普遍采用REST API调用形态,且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因此,如何在符合电力系统操作习惯的同时在后台机上实现对交换机、保护和测控等设备共同进行监控,成为有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SDN控制器上增加IEC 61850配置接口的方法和装置,解决了智能变电站监控网内同时出现两种通信协议及两套监控系统的状况,保证了全站通信协议的统一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SDN控制器上增加IEC 61850配置接口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SDN控制器自检,如出现异常自动发送告警信号;
(2)搜索智能变电站中的交换机,建立网络拓扑,并进行初始化;
(3)根据IEC61850通信需求对SDN控制器进行功能映射;
(4)制定SDN控制器的工作模式;
(5)对SDN控制器北向接口建模。
优选的,所述步骤(3)包括,将IEC61850规范中的总线和通信口,映射为SDN控制器北向连接的网络和端口;并将智能变电站中的子总线映射为子网;
再将IEC 61850标准的三层两网通信体系映射为两个网络和多个子网,并导入IED的节点连接信息;根据变电站通信业务要求,将所述IED的端口通信设定为SDN网络中点对点的单播通道或者点对多点的组播通道;所述组播通道为二层或者三层交换。
优选的,所述步骤(4)制定SDN控制器的工作模式,包括自动交换模式、手动配置模式和其他可选功能;其中,所述自动交换模式用于变电站的过程调试;所述手动配置模式用于完成调试后变电站的运行;所述其它可选功能包括高级功能和广播风暴控制功能;
所述高级功能可以选择性开启;用于实现链路保护倒换和网络流量的监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51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