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车自动运行系统的现场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4432.6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4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娟;肖琼辉;方凯;李辉;任颖;吕浩炯;唐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8 | 分类号: | G01M17/08;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72 | 代理人: | 朱绘,张文娟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自动 运行 系统 现场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列车自动运行系统的现场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列车自动运行系统(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简称ATO)可以让列车在无人驾驶(或者有司机监控)的情况下,自动开停车,自动开关门。ATO可以根据自动列车控制装置(Automatic Train Control,简称ATC)或自动列车保障装置(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简称ATP)等讯号系统所提供的讯号自动加减速,使用ATO可以令列车减少加减速的时间和长度,从而增加列车的班次。
现有技术中,ATO的开发和正式运营时,设计者都需要检测其自动驾驶、精确停车和开关门控制等功能是否实现,以及是否满足各种标准和客户的要求。但是在实验室仅通过软件集成检测或软硬件集成检测完成相关功能检测,实验室中无法模拟出实际的运营情况,最终完成的ATO与列车的实际运营要求相差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列车自动运行系统的现场检测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在现场检测ATO对列车的实际驱动情况,导致最终完成的ATO与列车的实际运营要求相差比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列车自动运行系统的现场检测系统,包括:
运行检测模块,根据列车的实时速度和运行时长,获得列车的运行距离;
停车检测模块,检测列车停止后,列车车门上的检测点与列车车门所对应的屏蔽门上的感应点之间的横向距离。
其中,所述运行检测模块包括:
测速装置,设置在列车上,检测列车的实时速度;
计时器,累计列车的运行时长;
处理装置,根据列车的实时速度和运行时长,获得列车的运行距离。
其中,所述处理装置还用于获取列车的初始位置,根据所述列车的运行距离,检测列车的实时位置。
其中,所述运行检测模块还包括:
滤波器,所述滤波器滤除测速装置检测到的实时速度的噪声。
其中,所述列车车门的检测点设置有红外线发射装置,所述屏蔽门的感应点设置有红外线反射装置,当所述列车车门与所述屏蔽门对位准确时,所述检测点与所述感应点相对。
其中,所述停车检测模块具体用于:
计算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和所述红外线反射装置之间的距离;
获取预先设置的所述列车车门与所述屏蔽门之间的垂直距离;
根据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和所述红外线反射装置之间的距离,结合所述列车车门与所述屏蔽门之间的垂直距离,获得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与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之间的横向距离。
其中,该系统还包括:
展示模块,展示列车的初始位置、实时速度、运行时长、运行距离,还展示停车后,列车车门的检测点与对应屏蔽门的感应点之间的横向距离。
其中,该系统还包括:
接口检测模块,通过数据接口,获取所述列车自动运行系统的输入输出命令。
其中,所述展示模块还展示来自所述接口检测模块的、所述列车自动运行系统的输入输出命令。
本发明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列车自动运行系统的现场检测系统,该现场检测系统包括运行检测模块、停车检测模块等模块,可在列车自动运行系统投入使用之前,现场检测列车自动运行系统对列车的实际驱动情况,减少了列车自动运行系统投入使用后无法适应列车的实际运营要求的可能性,降低了列车自动运行系统的维护成本。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现场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运行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停车检测模块的检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发明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44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却塔雨区阻力特性试验装置
- 下一篇:齿轮箱试验台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