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熔液除气装置和除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3036.1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8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兵;张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阳恒安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00 | 分类号: | B22D1/00;B22D35/04 |
代理公司: | 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6 | 代理人: | 张智和 |
地址: | 45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气装置和除气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铝合金熔液除气装置和除气方法,属于铝合金熔制领域。
背景技术
铝合金产品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航空领域、高速铁路上的机车中,使用了大量的铝合金铸件,铝合金熔体中含有大量的氢、金属及非金属夹杂;若以上有害物质在铸造前不能及时去除,则会在铸件内部和表面形成气孔、夹杂、疏松等铸造缺陷,严重影响铸件的物理、化学、机械及各项深加工性能,产生大量的废品,由于铝合金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多,对铝铸件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铝合金铸件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铝合金铸件内部组织的致密性要求也越来越高,铝铸件中的气泡大小、气泡分布密度都有严格的要求,气泡的减少,对提高铝铸件的强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铝合金铸件内部组织的致密性要求越来越高,对铝合金铸件的气泡要求越来越严格,本发明提供一种铝合金熔液除气装置和除气方法,其目的是降低铝铸件中的气孔数量,提高产品的内部组织的致密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铝合金熔液除气装置,包括升液管,特征在于:除气装置设置在熔化炉和模具之间,除气装置包括铝合金熔化炉液面内垂直插入的升液管、升液管上端依次水平连接的前部导液管、除气管、后部导液管以及垂直向下的降液管,多个管内流有铝合金熔液,除气管下部设置有凹陷部,除气管内铝合金熔液液面高度高于铝合金熔化炉内铝合金熔液液面高度,除气管凹陷部内设置有加热装置,除气管顶部设置有排气口,降液管内铝合金熔液送至模具,凹陷部下部开设有多个孔,孔内设置有加热装置的支撑柱,加热装置内设置有加热器,支撑柱内设置有电源线,电源线与加热器连接,所述加热装置为耐高温陶瓷加热装置,所述升液管、前部导液管、后部导液管、除气管以及降液管为碳化硅管,所述升液管或前部导液管和后部导液管或降液管上设置有阀门,阀门为电磁阀,所述除气管与前部导液管以及后部导液管之间螺纹连接,升液管与前部导液管、后部导液管与降液管之间利用接头连接,所述导液管外周设置有保温层。
排气口上连接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耐高温陶瓷加热装置以及电磁阀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一种铝合金熔液除气方法,包括升液管,除气装置设置在熔化炉和模具之间,除气装置包括铝合金熔化炉液面内垂直插入的升液管、升液管上端依次水平连接的前部导液管、除气管、后部导液管以及垂直向下的降液管,多个管内流有铝合金熔液,除气管下部设置有凹陷部,除气管内铝合金熔液液面高度高于铝合金熔化炉内铝合金熔液液面高度,除气管凹陷部内设置有加热装置,除气管顶部设置有排气口,降液管内铝合金熔液送至模具,所述除气管内铝合金熔液的温度高于铝合金熔化炉内铝合金熔液的温度,除气管内空气压力低于铝合金熔化炉内的空气压力,所述除气管内铝合金熔液温度比铝合金熔化炉内铝合金熔液温度高30—200℃,所述除气管内的气压降低到0.09-0.4×105Pa。
本发明通过在铝合金熔化炉液面上设置升液管,并利用前部导液管或后部导液管与除气管连接,除气管内设置凹陷部,利用耐高温陶瓷加热装置使铝熔液温度提高,通过在除气管上设置真空泵,降低前部导液管、后部导液管和除气管中的压力,由于导液管中的液体的压力降低,可使铝合金液体沿着升液管上升到高于熔化炉铝合金液面高度;通过在除气管中设置有加热器,可提高除气管中铝合金熔液的温度,铝合金熔液中气泡在高温作用下扩大,在减压作用下上浮,气体脱离铝合金液体,可降低铝合金熔液中的气泡含量,提高铝合金熔液的质量,可确保能够铸造出高质量的铝合金产品,通过利用该装置,能够提高铝合金铸件的质量,能够制造高质量的铝合金铸件产品。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铝合金熔化炉、1a:炉内液面、2:除气管、2a:凹陷部、2b:排气口、3:模具、4a:升液管、4b:降液管、5a:前部导液管、5b:后部导液管、6a:前接头、6b:后接头、7a:升液阀、7b:降液阀、8:陶瓷加热装置、8a:支撑柱、9:真空泵。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阳恒安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安阳恒安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30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