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脚臭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272811.1 申请日: 2015-05-26
公开(公告)号: CN104857408A 公开(公告)日: 2015-08-26
发明(设计)人: 李嘉懿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中医药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9062 分类号: A61K36/9062;A61P17/00;A61P31/10;A61K33/30
代理公司: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代理人: 逯长明;许伟群
地址: 410208 湖南省***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更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脚臭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脚臭是由于脚心汗腺多,容易出汗,汗液里除含水分、盐分外,还含有乳酸及尿素。在多汗的条件下,脚上的细菌大量繁殖并分解角质蛋白,再加上汗液中的尿素、乳酸,就会发出一种臭味。引起脚臭的原因有很多,如潮湿的环境、闷热密闭的空间、细菌的繁殖、霉菌的繁殖以及过厚的老旧角质等。潮湿的环境和闷热密闭的空间使得脚部汗腺的出汗量增多,当含水量达到一定高度时会非常有利于细菌及霉菌的大量滋生及繁殖,细菌和霉菌可以分解皮肤的角质蛋白并形成含有臭味的各种代谢产物。

目前,日常生活中主要注意清洁,保持皮肤干燥,不穿不透气的鞋子;积极消除诱发因素,如脚汗、脚癣等;不吃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等;情绪宜恬静,激昂容易诱发多汗;也可以在鞋子中放入生石灰,保持鞋子干燥;可以在鞋子中放置除臭鞋垫。

虽然尽量保持鞋子的通风透气,但是严重脚臭患者还是会发出恶臭,此时患者可以服用阿托品或颠茄合剂等药物,同时外用三氯化铝溶液、乌洛托品溶液或福尔马林溶液等。但是,由于阿托品、颠茄合剂等均为西药,虽然可以治疗脚臭,但是不能根除、而且西药容易对人体的胃、肝等器官带来压力,造成负担,甚至损坏人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脚臭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所述的使用西药治疗脚臭会损环人体健康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脚臭的中药,所述治疗脚臭的中药由原料为珍珠莲、薄荷叶、金银花、茶叶、地肤子、白鲜皮、皂角、炉甘石、千里光、土槿皮、苦参、草豆蔻组成。

优选地,所述治疗脚臭的中药原料的质量为珍珠莲20-40g、薄荷叶2-18g、金银花2-15g、茶叶3-10g、地肤子10-30g、白鲜皮20-50g、皂角3-8g、炉甘石5-10g、千里光10-30g、土槿皮8-12g、苦参3-10g、草豆蔻1-9g。

优选地,所述治疗脚臭的中药原料的质量为珍珠莲30-40g、薄荷叶10-18g、金银花7-15g、茶叶3-5g、地肤子20-30g、白鲜皮20-30g、皂角3-5g、炉甘石8-10g、千里光20-30g、土槿皮8-10g、苦参3-6g、草豆蔻3-5g。

优选地,所述治疗脚臭的中药原料的质量为珍珠莲30g、薄荷叶10g、金银花7g、茶叶5g、地肤子30g、白鲜皮30g、皂角3g、炉甘石10g、千里光20g、土槿皮8g、苦参3g、草豆蔻5g。

一种治疗脚臭的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治疗脚臭的中药的制备步骤为:

S01:将珍珠莲、薄荷叶、金银花、茶叶、地肤子、白鲜皮、皂角、炉甘石、千里光、土槿皮、苦参和草豆蔻去杂,洗净,烘干;

S02:按照配方中烘干的原料重量称重;

S03:将称重后的珍珠莲、地肤子、白鲜皮、皂角、土槿皮、苦参切成小块,备用;

S04:将称重后的薄荷叶、金银花、茶叶、千里光、切碎,备用;

S05:将称重后的炉甘石放置于砂罐中,盖好,放置于炭火中煅令通赤,黄连水淬之,再煅再淬,共九次,水飞至细;

S06:将称重后的草豆蔻捣烂成泥,备用;

S07:将步骤S03和步骤S04中切好的药材放置于水中煎煮,煎煮后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加水再次煎煮并过滤,滤液备用;

S08:将步骤S07中的两次滤液合并,并再次过滤去除杂质,然后得到药汁;

S09:将步骤S05和步骤S06中备好的药材放置于步骤S08所得药汁中,加热并搅拌最后浓缩膏状。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脚臭的中药中各原料的作用如下:

珍珠莲: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泻的功能,主要治小儿高热,惊风,肺炎,百日咳,膀胱炎,脚气病,肠炎,痢疾。

薄荷叶:味辛,性凉;归肺、肝经;清香升散;具有疏风散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解郁的功效;主治风热表症,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咽痛声哑,鼻渊,牙痛,麻疹不透,隐疹瘙痒,肝郁胁痛脘胀,瘰疬结核。薄荷叶还具有消炎和抗菌的作用。

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其对于头昏头晕、口干作渴、多汗烦闷、肠炎、菌痢、麻疹、肺炎、乙脑、流脑、急性乳腺炎、败血症、阑尾炎、皮肤感染、痈疽疔疮、丹毒、腮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病症均有一定疗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医药大学,未经湖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28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