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鼻腔抗炎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2735.4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02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何静;宋游行;陈绍军;李宝才;王美玲;李家权;徐俊刚;王素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634 | 分类号: | A61K36/634;A61P11/02;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鼻腔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鼻腔抗炎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中药鼻腔抗炎制剂,包括以下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黄腐酸盐0.1%‑20%,金银花5%‑20%,甘草1%‑5%,连翘1%‑5%,白芷1%‑15%,细辛1%‑15%,灯台叶1%‑10%,冰片1%‑5%,薄荷浸提物1%‑5%,余量为常规辅料。本发明所述中药鼻腔抗炎制剂可制备为鼻腔喷雾剂、凝胶剂和滴鼻剂,局部治疗鼻部和鼻窦部炎性疾病。本发明所述中药鼻腔抗炎制剂具有起效快,疗效确切,顺应性好,药性平和,安全可靠等特点,方便临床和患者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鼻腔抗炎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鼻炎指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炎症,临床症状各异,主要病理改变为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鼻窦炎指鼻窦黏膜炎症。鼻炎、鼻窦炎是耳鼻喉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易发、难根治,危害大。当影响鼻腔生理功能时,出现呼吸障碍,影响其他组织和器官的功能与代谢,出现头痛、头晕、胸闷、胸痛、精神萎靡等,甚至引发肺气肿、肺心病、哮喘并发症。当鼻炎、鼻窦炎长期反复发作,炎症可能扩散至邻近器官、组织,并发如额骨骨髓炎、球后视神经炎、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等危重急症。国内外医学研究更证实,约九成的鼻咽癌为鼻炎久治不愈恶化所致。
目前对鼻炎、鼻窦炎的治疗方法较多,根据病情不同,可采用相应药物或激光、微波等辅助手段治疗。其治疗药物以西药为多,如: 地塞米松、布地纳德等类固醇类激素,可明显缓解鼻塞、喷嚏、鼻痒等症状,为临床首选药物;色甘酸钠等肥大细胞稳定剂;扑尔敏、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可有效缓解鼻塞、喷嚏等症状;兼有阻止介质细胞脱颗粒作用和抗H1组胺受体拮抗剂作用的酮替芬,抗过敏作用强,药效持续时间长;此外,部分患者还需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上述药物大多治标不治本,需长期使用,停药易反弹,抗组胺药、抗生素和酮替芬等还存在不同程度副作用,类固醇类激素安全性争议更大。而鼻炎、鼻窦炎的中药治疗也存在许多问题,治疗药物多为口服中药制剂,口服吸收代谢后到达鼻腔部位的有效浓度低,起效慢,效果不明显;外用药物则大多含有血管收缩药物麻黄,可能出现焦虑、震颤、头痛、失眠、潮热、精神异常、癫痫、中风以及心血管系统等副作用,不宜长时间过量使用。
本发明正是基于当前临床药物存在的问题和传统中医理论,针对鼻炎、鼻窦炎的发病机理,进行合理组方。
黄腐酸是由动植物的残骸,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和转化,以及地球物理化学的一系列过程形成和积累起来的一类有机物质,含有多种活性基团,如羧基、酚羟基、醇羟基、醌基、羰基等,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中医中药方面的应用历史悠久。国内外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疗效表明黄腐酸盐具有活血化瘀、抗炎、抗菌等显著功效。
近年来,粘膜给药由于可以达到与静脉给药几乎相等的生物利用度,成为被广泛关注的治疗新方向,是当前药物制剂研究的热点之一。鼻粘膜给药是应用较多的粘膜给药途径,其吸收的生物利用度和最大血药浓度几乎等同于静脉注射,具有:给药方便,顺应性好,患者可自主自行用药;药物吸收迅速,起效快;安全,无疼痛;避免肝首过作用,可较好地发挥局部或全身药物作用等优点。
本发明基于传统中医药理论,采用天然中药原料,结合鼻腔粘膜给药新技术,制备一种黄腐酸盐鼻腔抗炎制剂(喷雾剂、凝胶剂和滴鼻剂),局部治疗鼻部、鼻窦部炎症,以加快药物起效时间,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方便临床和患者使用,具有较好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黄腐酸盐的局部治疗鼻部、鼻窦部炎症的中药鼻腔抗炎制剂,包括以下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黄腐酸盐0.1%-20%,金银花5%-20%,甘草1%-5%,连翘1%-5%,白芷1%-15%,细辛1%-15%,灯台叶1%-10%,冰片1%-5%,薄荷浸提物1%-5%,余量为常规辅料。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鼻腔抗炎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27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蜜蜂微孢子虫病的中药组合物及用途
- 下一篇:一种治疗鸡球虫病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