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管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0563.7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72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飞;游正伟;黄鹏;褚江;陈硕;耿聪颖;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03 | 分类号: | A61B17/03;A61L24/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修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管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血管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血管修复是现代医学中脏器移植的基础,也是外科手术重要的一部分。手术缝合和医用胶黏剂是目前血管修复最重要的手段。
传统的血管修复的手段是手术缝合,从现代医学诞生起至今,手术缝合一直占据着血管修复的主要部分,完美的手术缝合血管要求血管不渗血,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能够在血管自修复之前不会产生任何破裂。所以,手术缝合对医生的技术依赖性很强,对比较大口径的血管进行手术缝合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对纤维血管的缝合来说就比较困难了。手术的失误率提高导致患者重复手术或者死亡。
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兴起,一大批高分子材料尤其是生物胶粘剂有望被应用到血管缝合技术。理想生物粘合剂必须要满足一些临床要求:
(1)安全、可靠、无毒性、无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
(2)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妨碍人体组织的自身愈合;
(3)无菌且可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无菌;
(4)在有血液和组织液的条件下可以使用;
(5)在常温、常压下可以实现快速粘合;
(6)具有良好的粘合强度及持久性,粘合部分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7)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组织无刺激性;
(8)达到使用效果后能够逐渐降解、吸收、代谢;
(9)具有良好的使用状态并易于保存。
能够满足上述所有条件的生物粘合剂还未见报道。
现有已被商品化的医用胶黏剂主要包括血纤维蛋白胶、胶原蛋白粘合剂、α-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聚乙二醇(PEG)聚合物等,但这些材料无疑也存在这一些不尽人意的缺点,比如血纤维蛋白胶的的工业生产是个难题,必须通过严格的血浆筛选,病毒灭活,以防止传染性病毒的潜在威胁,且必须低温储存,使用前需融化,产品粘结强度低,不能用于高强度要求部位;胶原蛋白粘合剂由于采用了牛凝血酶和牛胶原蛋白,增加了免疫疾病(如疯牛病)的风险。α-氰基丙烯酸酯类胶粘剂遇水后会立即聚合,会给操作带来不便。胶层脆性大,与周边器官柔性组织不适应。且保存不便,在潮湿环境中易发生变质。爆破压小,对一些高张力伤口粘接效果差。降解产物会产生甲醛,会引发急性或慢性炎症,组织坏死以及潜在的致癌性,因此不能用于体内组织粘合。聚乙二醇水凝胶可以用作组织粘附。FocalSeal—L(Genyzme Biosurgey,Inc.,英国)是一种水溶性的可生物吸收的化合物。它需要大量时间进行光活化,因而限制其应用于止血粘合剂领域。
目前为止,除了生物胶黏剂这种对材料有特殊要求的生物高分子有尝试被用来进行血管修复,很多被FDA认证的组织工程材料因为没有合适的方法而没有被应用到血管修复中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血管修复装置,可取代现有内科血管缝合修补过程中各种繁杂的操作,减少手术失误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血管修复装置,包括圆形支撑外壳,所述圆形支撑外壳的一侧与外部流体通道相连;所述圆形支撑外壳内部设有内部流体通道;所述内部流体通道与外部流体通道相连通,并在连接处设有流体方向控制开关;所述外部流体通道和内部流体通道内设有高压导线;所述圆形支撑外壳上还分布有喷丝孔,所述喷丝孔内侧和内部流体通道及高压线路相连接,喷丝孔外侧方向均指向所述圆形支撑外壳的中心处。
所述圆形支撑外壳设有外部流体通道的一侧的相对侧设有开口通道。
所述喷丝孔有六个,并均匀分布在圆形支撑外壳上。
所述喷丝孔为腰鼓型喷丝孔。
所述腰鼓型喷丝孔采用可导电的金属制成。
所述流体方向控制开关内设有导电图层和与所述喷丝孔连接的导电滑块,所述导电图层位于内部流体通道下方,当流体方向控制开关始终保持在工作时,只有流体流动的一侧的电路是连通的。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可将纤维均匀的铺到断开血管的端口处,经过若干次的重复,纤维将完好的对血管端口进行包敷,最终将断口处实现修复。本发明简单实用,解决血管缝合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可取代现有内科血管缝合修补过程中各种繁杂的操作,减少手术失误率,解决了血管缝合术对医生操作水平的依赖,提高血管缝合的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喷丝孔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05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椎管狭窄的微创手术器械
- 下一篇:一种智能眼球超声检查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