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场通信装置和近场通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70445.6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3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钟志明;叶隽;刘瑞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英诺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5/00 | 分类号: | H04B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近场 通信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近场通信装置和近场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近场通信装置与方法,要么需要专门的射频芯片(如13.56MHz RFID技术),要么需要复杂的波形变换电路(如125KHz RFID技术),成本都比较高,且使用不灵活。
申请号为201210023614.2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近场通信系统,包括一对近场通信设备,每个近场通信设备具有上面设置有显示面板的前表面和与前表面相对的后表面,并在后表面侧设置有能够执行相互电场耦合的称为电场耦合器的电极板;两台近场通信设备的后表面彼此接近并且近场通信设备的电场耦合器之间的距离例如在3cm以内,则由一个电场耦合器产生的感应电场的变化被另一电场耦合器检测到,从而在近场通信设备之间执行电场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近场通信装置和近场通信方法,能够在低成本的情况下,灵活地实现近场通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近场通信装置,包括:MCU模块、振荡电路以及比较器,所述MCU模块的输出端与振荡电路电连接;振荡电路与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比较器的输出端与MCU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上述近场通信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MCU模块的输出端与振荡电路电连接,从而MCU模块发射与振荡电路匹配的电信号时即产生振荡,形成电磁波发射到空中,只要与振荡电路匹配的电信号即可发射出去;振荡电路与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从而通过比较器比较振荡电路产生的信号输出符合要求的电信号波形至MCU模块,从而完成信号的接收;装置简单,无需设计专门的芯片,也不需要复杂的波形变换电路。
一种近场通信方法,包括信号发射和信号接收,
所述信号发射包括:
MCU模块发射电信号;
电信号经振荡电路振荡,产生并发射电磁波;
所述信号接收包括:
感应电磁波生成电信号;
电信号在振荡电路产生振荡;
振荡后的电信号通过比较器比较输出至MCU模块。
上述近场通信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MCU模块发射的电信号经振荡电路振荡产生电磁波,发射到空中,完成信号的发射;感应空中的电磁波并生成电信号,电信号经振荡后通过比较器比较,输出符合要求的电信号波形至MCU模块,从而完成信号的接收;简单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近场通信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近场通信装置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近场通信方法信号发射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近场通信方法信号接收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MCU模块;2、振荡电路;3、比较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电信号通过振荡电路振荡,产生并发射电磁波;经振荡电路振荡后的电信号经比较器比较输出符合要求的电信号。
本发明涉及的技术术语解释:
请参照图1以及图2,
一种近场通信装置,包括:MCU模块1、振荡电路2以及比较器3,所述MCU模块1的输出端与振荡电路2电连接;振荡电路2与比较器3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比较器3的输出端与MCU模块1的输入端电连接。
上述近场通信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MCU模块1的输出端与振荡电路2电连接,从而MCU模块1发射与振荡电路2匹配的电信号时即产生振荡,形成电磁波发射到空中,只要与振荡电路2匹配的电信号即可发射出去;振荡电路2与比较器3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从而通过比较器3比较振荡电路2产生的信号波形输出符合要求的电信号至MCU模块1,从而完成信号的接收;装置简单,无需设计专门的芯片,也不需要复杂的波形变换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振荡电路2包括第一电阻R1、电容C以及电感L,所述电容C、第一电阻R1以及电感L依次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感L为绕线电感。
从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电感L可作为近场电磁波的发射源或接收天线。
进一步的,所述比较器3还包括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输入端电连接参考电压产生电路。
从上述描述可知,比较器3通过比较参考电压与振荡电路2产生的电压输出电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C、第一电阻R1以及电感L为串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英诺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英诺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04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负熵的改进熵分复用方法
- 下一篇:具有非循序输入的游程长度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