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掺杂荧光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201510269246.3 | 申请日: | 2015-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5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 发明(设计)人: | 詹红兵;吴国钦;冯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K11/65 | 分类号: | C09K11/65;G01N21/64;B82Y20/00;B82Y30/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荧光 量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科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氮掺杂荧光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是一种以鱼类废弃物为来源的氮掺杂荧光碳量子点应用于次氯酸根离子的检测。
背景技术
量子点是少量原子构成准零维的纳米材料,尺寸在1-100nm之间。内部电子运动在三维方向上受到强的局限,因此又被称为人造原子。量子点因其特殊的尺寸结构而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量子局限效应、表面效应和量子隧道效应等,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材料,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医学、蛋白组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是传统的半导体量子点,例如CdTe、CdSe、CdSe/ZnSe、PbS等,这些量子点的合成原料本身具有毒性,对环境污染大。近年来,在碳纳米材料中发现了富勒烯、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类似的一种粒径小于10nm、以碳为骨架结构的新型纳米材料,是一种分散的类球形纳米颗粒,这种颗粒因具有量子点的一些特性而被称为碳量子点(又称荧光碳纳米颗粒)。碳量子点的制备技术总体可以将其分为自上而下法以及自下而上法。自上而下的方法是把具有碳结构的大分子分解得到碳量子点的物理方法,如激光销蚀法、电化学法和弧光放电法;自下而上的方法采用小分子合成,如燃烧法、微波法、热分解法以及水热法等。众所周知,碳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是决定其荧光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引入杂原子、表面钝化等,改变碳量子点的表面结构、官能团的种类和数量等,从而改变其光学性能,提高荧光量子产率, 获得一些新的光学现象及应用。显然,上述合成掺杂碳量子点的方法中均涉及耗时长、过程复杂或使用非环境友好性试剂等问题,不利于大规模制备。因此,寻找一种廉价、来源广泛的天然产物,通过绿色、简易的合成方法制备出高荧光量子产率的碳量子点,已成为这个领域的重大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氮掺杂荧光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得的氮掺杂荧光碳量子点的尺寸≤10nm,含氮量≤20%,量子点表面有含氮和含氧官能团,量子效率为17-30%。本发明绿色环保,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低,适合大规模生产,制得的氮掺杂碳量子点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能够广泛应用于光电材料、生物成像、荧光探针等领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氮掺杂荧光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以鱼类废弃物为前驱体,进行水热反应,冷却,过滤,冷冻干燥得到氮掺杂荧光碳量子点固体。
具体步骤:鱼鳞、鱼骨和鱼皮分别洗净、干燥,在室温下将1-3g干燥后的鱼鳞、鱼骨、鱼皮中的一种或多种和20-30mL的水混合,90-200℃水热处理3-48小时,冷却,先用孔径为0.22um的滤膜除去大块的反应残渣,然后用截留分子量为3500D的透析袋进行透析处理24小时,得到氮掺杂荧光碳量子点。
制得的氮掺杂荧光碳量子点的尺寸≤l0 nm,含氮量≤20%,量子点表面有含氮和含氧官能团,量子效率为17-30%,作为荧光探针用于检测次氯酸根离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工艺简单,绿色环保,制备周期短,重复性好,所需原料为食品工业废弃物,来源广泛,价廉易得,具有降低成本,适合大规模生产的优点。
2)本发明所制备的氮掺杂荧光碳量子点粒径小,尺寸均一,能够稳定分散在水中,无团聚现象。
3)本发明合成的荧光碳量子点具有优良的荧光性质,稳定性好,荧光量子产率高(17%-30%)且发光波长随激发波长可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氮掺杂碳量子点材料的透射电镜照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氮掺杂碳量子点材料的原子力显微镜图谱;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氮掺杂碳量子点的C1s的XPS光谱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氮掺杂碳量子点的N1s的XPS光谱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氮掺杂碳量子点水溶液的荧光光谱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氮掺杂碳量子点加入相同浓度不同离子的荧光强度的前后对比柱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所述只是对本发明进行举例说明并没有限制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
实施例1
第一步、收集市场中的鱼鳞,并将其洗净,切碎后放入烘箱中烘干;所述烘箱温度为80℃,加热速率为5℃/min,处理时间为1-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92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