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TG调车道转向区耐磨地坪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68734.2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4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徐刚;袁静波;尹流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9/00 | 分类号: | E01C9/00;E01C7/35;E01C7/14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万正平 |
地址: | 51023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tg 调车 转向 耐磨 地坪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RTG调车道转向区耐磨地坪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集装箱码头工程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集装箱堆场一般采用RTG(轮胎式龙门起重机)装卸作业,其作业方式方便灵活,可在不同堆场区使用,为便于该机械的走行,需设置调车道及转向区。从国内已建成的几个集装箱码头调查中发现,集装箱堆场调车道转向区使用中采取的以下三种方式均存在不同的缺陷:
(1)RTG转向工艺采用顶升装置转向,转向区为现浇钢筋砼板结构,该方式使用效果较好,造价合理,但转向操作工艺复杂,时间较长,对装卸机械的使用效率有影响。
(2)RTG转向工艺采用轮胎接地转向,转向区为现浇钢筋砼板加铺钢板的结构,这是轮胎接地转向的传统做法。该方式使用效率较高,但使用效果一般,钢板与下部砼容易脱开,松动的钢板会使道面不平整,转向基础周边砼破坏严重,修补困难。同时随着集装箱码头建设规模的加大,转向区钢材需求量亦加大,而目前钢材昂贵,造成整个工程造价较高。而且集装箱港区多采用一次规划,分期实施。若部分堆场为预留区,其间的调车道需先行建设并做主干道使用,此部分调车道按传统转向区做法要铺多块钢板,长此以往既会生锈又会影响通行。
(3)RTG转向工艺采用轮胎接地转向,转向区为现浇钢筋砼板,轮胎直接打磨砼板进行转向。该方式虽使用效率较高,造价较低,但经长期使用,砼表面及RTG轮胎磨损较严重,后期砼表面防滑性丧失,同时因更换轮胎会增加支出,使用效果不理想。
上述三种方式均有不足之处,为此,寻找耐用、坚固、价格合适、转向效率高的转向区设计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转向区基础结构应满足设备荷载及转向受力要求,优化潜力不大,因此面层处理就成为优化的主要要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用、坚固、造价低廉、转向效率高的RTG调车道转向区耐磨地坪的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RTG调车道转向区耐磨地坪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施工区域浇筑混凝土;
S2、找平、抹平混凝土;
S3、在混凝土表面撒布金属耐磨地坪材料;
S4、养护;
S5、切割伸缩缝;
其中,S3包括:
S301、表面提浆:使用抹光机圆盘对混凝土进行表面提浆;提浆后,在混凝土表面水分基本蒸发,但仍保持湿润状态时进行下一步;
S302、材料撒布及圆盘搓抹:以5kg/m2的覆盖率计算金属耐磨地坪材料用量,先将材料总量的2/3人工撒布在混凝土表面上,当材料吸收混凝土浆料的水分而均匀变暗后,开始用抹光机圆盘搓抹,在混凝土表面平滑之前停止搓抹;搓抹结束后10分钟,开始撒布其余的1/3材料,当材料吸收混凝土浆料的水分而均匀变暗后,再次使用抹光机圆盘进行搓抹;
S303、表面收光:采用机械抹光片在混凝土表面镘抹,镘抹作业应纵横交错进行,直至表面密实为止。
进一步地,在S3中,判断混凝土表面水分基本蒸发,但仍保持湿润状态的方法是人在混凝土上面行走留下的足印深度为2-4mm。
进一步地,在S302中,前后两次搓抹的施工方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在S301中,提浆时,如果混凝土表面有浮浆,则将浮浆刮出。
进一步地,当S3完成后4-5小时,在耐磨地坪表面均匀涂敷地坪养护剂。
进一步地,S1至S4在5℃-25℃的温度条件下施工。
进一步地,S1至S4在15℃-25℃的温度条件下施工。
进一步地,在S4中,当涂敷的地坪养护剂被吸收至表面干燥后,如果出现白色碱痕,则在三天后使用清水洗除;如果出现白色结晶碱,则用工具将白色结晶碱铲除。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RTG调车道转向区耐磨地坪的施工方法,可以与周围的混凝土同步施工,不增加工期,养护方法与混凝土基本相同,不需要特殊的养护条件;它与铺转向钢板方案相比,减少了施工工序,使施工工艺更简单,更容易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施工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87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绝缘结构
- 下一篇:导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