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跨预压专用吊挂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68029.2 | 申请日: | 2015-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7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 发明(设计)人: | 姚刚;徐士杰;杨阳;许程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王翔 |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预压 专用 吊挂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预压钢桁架的吊挂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完善,无论是工业厂房还是公共建筑都朝 着“大面积”、“大体量”的方向发展。大跨度的网架吊装、刚桁架 的预压都成为在建项目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一般的大跨度钢桁架在 上部结构荷载作用下将会产生整体下挠变形,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 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制,可能会导致施工完成后结构的实际状态与 设计要求的理想水平状态存在一定的差距,最终可能影响结构的正 常使用状态和观感。因此,为了确保转换桁架在上部设计荷载作用 下挠度变形在技术规范许可的范围内,必须在施工前,对大跨度的 桁架制作工程中进行预变形起拱处理。随着机械运用技术的提高及 设备的不断优化,现在的钢结构桁架的跨度越来越大,预压的方法 也多种多样,因地制宜制定一个预压方案决定着施工后结构的形状 及挠度是否能够满足相关的规定。现在钢桁架的预压往往在吊装完 毕之后进行,由于钢桁架的高程较高,所以给预压加载带来了很大 的困难。
现在虽然有一种挂设吊篮加载的方法非常有效的解决了在高空 难以加载的问题,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着以下缺点:(1)直接在钢桁 架上挂设吊篮使得桁架的上弦杆、下弦杆受力不均匀,预压变形步 幅不一致;(2)挂设困难,不易固定牢靠,挂设过程和加荷过程中 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3)加载预压之后缆绳的拆卸不方便。
另外一种方法是使用角钢、钢片焊接组装成抱箍,利用抱箍扣 住钢桁架,然后把吊绳穿在抱箍上。此种具有以下缺点:(1)抱箍 只能用在截面尺寸相同的钢桁架上,然后同一个工程中,抱箍的截 面形式是多样的;(2)抱箍的焊接费时费力,而且焊接质量不容易 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了预压加载过程中,上弦杆和下弦杆受力 不协调、同一截面钢桁架受力不均匀、挂设缆绳和固定缆绳时间花 费过多、缆绳拆卸过程复杂等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可变跨预 压专用吊挂设备,具有两个抱箍单元。所述抱箍单元包括钢板Ⅰ、 钢板Ⅱ、角钢Ⅰ、角钢Ⅱ、角钢Ⅲ和角钢Ⅳ。
所述钢板Ⅰ为矩形平板。所述钢板Ⅰ的板面上开有条形孔Ⅰ、 圆孔Ⅰ和圆孔Ⅱ。所述条形孔Ⅰ、圆孔Ⅰ和圆孔Ⅱ的中心位于同一 直线上。所述圆孔Ⅰ和圆孔Ⅱ分别位于钢板Ⅰ长度方向的两端。所 述条形孔Ⅰ位于圆孔Ⅰ与圆孔Ⅱ之间。所述条形孔Ⅰ平行于钢板Ⅰ 的长度方向。
所述钢板Ⅱ为矩形平板。所述钢板Ⅱ的板面上开有条形孔Ⅱ、 圆孔Ⅲ和圆孔Ⅳ。所述条形孔Ⅱ、圆孔Ⅲ和圆孔Ⅳ的中心位于同一 直线上。所述圆孔Ⅲ和圆孔Ⅳ分别位于钢板Ⅱ长度方向的两端。所 述条形孔Ⅱ位于圆孔Ⅲ与圆孔Ⅳ之间。所述条形孔Ⅱ平行于钢板Ⅱ 的长度方向。
所述钢板Ⅰ和钢板Ⅱ均垂直于水平面。所述钢板Ⅰ与钢板Ⅱ在 同一平面内。所述条形孔Ⅰ和条形孔Ⅱ的位置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所述圆孔Ⅰ和圆孔Ⅲ的位置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所述圆孔Ⅱ和圆 孔Ⅳ的位置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所述角钢Ⅰ由相互垂直的侧板Ⅰ和底板Ⅰ构成。所述侧板Ⅰ的 板面上开有条形孔Ⅲ。所述条形孔Ⅲ平行于角钢Ⅰ的长度方向。所 述角钢Ⅰ平行于水平面。
所述角钢Ⅱ由相互垂直的侧板Ⅱ和底板Ⅱ构成。所述侧板Ⅱ的 板面上开有条形孔Ⅳ。所述条形孔Ⅳ平行于角钢Ⅱ的长度方向。所 述角钢Ⅱ平行于水平面。
所述侧板Ⅰ和侧板Ⅱ的背侧相对。所述钢板Ⅰ和钢板Ⅱ被夹在 侧板Ⅰ和侧板Ⅱ之间。所述底板Ⅰ位于侧板Ⅰ的下方。所述底板Ⅱ 位于侧板Ⅱ的下方。螺栓Ⅰ依次穿过条形孔Ⅲ、圆孔和条形孔Ⅳ, 然后旋入蝶形螺母Ⅰ。螺栓Ⅱ依次穿过条形孔Ⅲ、圆孔Ⅳ和条形孔 Ⅳ,然后旋入蝶形螺母Ⅱ。
所述角钢Ⅲ由相互垂直的侧板Ⅲ和底板Ⅲ构成。所述侧板Ⅲ的 板面上开有条形孔Ⅴ。所述条形孔Ⅴ平行于角钢Ⅲ的长度方向。所 述角钢Ⅲ平行于水平面。
所述角钢Ⅳ由相互垂直的侧板Ⅳ和底板Ⅳ构成。所述侧板Ⅳ的 板面上开有条形孔Ⅵ。所述条形孔Ⅵ平行于角钢Ⅳ的长度方向。所 述角钢Ⅳ平行于水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80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