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食用盐生产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66994.6 | 申请日: | 2015-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2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 发明(设计)人: | 彭文博;曹恒霞;陈留平;赵营峰;王肖虎;张宏;范克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27/40 | 分类号: | A23L27/40;A23L33/16;A23L33/1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8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食用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体食用盐生产工艺,属于调味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食用盐不但是调味之首,更是生命之源,是人体组织器官进行生活活动所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饮食的健康问题。
医学研究成果证明,食盐摄入过多会使体内钠钾离子比例失调,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而食盐加入量较少又会影响口感。人们在烹饪食物的过程中,加入到菜肴里的盐量不是多就是少,很难较好地控制食盐的摄入量。有关医学专家指出,一个成人每日摄入食盐量以3~6g为宜,而我国目前人均日用盐量约10g,远超过每日需要摄入量,对人体健康存在很大的影响。
由于市场上食用盐产品多为固体颗粒,烹饪时加入到菜肴里经常存在溶化不均匀或者存在少许固体盐未融化,造成同一盘菜肴食盐分配不均匀,少数菜的盐浓度过高,口感偏重,这也是人均日用盐摄入较高的原因。
目前,多效蒸发系统生产一吨固体盐,需要消耗1.1吨左右的蒸汽量,大约50度的电,这些对于生产企业不仅投资成本高,生产成本也高,消费者为此承担的成本也高。
此外,普通食用盐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吸潮、结块,因一般采用添加防盐结块剂亚铁氰化钾,加入量控制在≤10mg/Kg,若不添加抗结剂的盐产品会在一段时间内结成大小不等、形状不同的块状或坨状,不利于消费者使用,更不便于产品的推广应用。添加亚铁氰化钾的缺点是铁和氰形成的配位化合物,易溶于水,在空气中稳定,加热至70℃时失去结晶水,温度高于400℃时,可分解产生氰化钾,而众所周知,氰化物属剧毒物质,不能保证该物质在烹调过程中丝毫没有分解。
作为人体必需且有益的十几种微量元素,如碘、锶、硒等,虽然主要来源于食物,但食物中微量元素由于受植物纤维和植酸的影响,吸收多数不到30%,而溶于水中的微量元素吸收率高达90%以上。常常人们为了补充这些微量元素一般会选择营养补充剂或功能性食品,但这些微量元素人体需要的量非常少,且购买营养补充剂或功能性食品一般都很贵,如果能从一日三餐的调味品(食用盐)来补充所需的这些微量元素,不仅补充方便,还经济实惠。
地下深处卤水在从淡水到卤水的演变过程中,盐岩中所富含的微量元素也在慢慢地溶出,所以采出的卤水中会携带一些对人体有益的微量矿物质元素。但如果通过卤水蒸发制固体盐,这些微量元素不能转移到固体盐中,仍存在于母液中,从而无法有效利用这些微量元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具有保健功能的液体食用盐生产工艺,本发明采用卤水作为原料,利用了卤水中的微量元素,且在精制过程中添加了维生素等营养添加剂,食用方便、且更健康。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液体食用盐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对卤水进行预过滤,得到清液;
第2步、对清液进行纳滤,得到纳滤透过液;
第3步、调节纳滤透过液中的氯化钠含量,即得。
所述的第1步中,预过滤通过微滤或者超滤进行过滤。
所述的第2步中,纳滤是指一级或者二级纳滤。
所述的第3步中,在纳滤透过液中添加营养素。
有益效果
通过本发明提出的液体食用盐生产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工艺流程简单,采用体积计量,添加量可控,添加时盐能与食物充分接触,食用均匀,避免了液体盐蒸发成固体盐所需消耗的能量,节能效果显著,且精制过程中添加维生素、铁盐、钾盐等营养物质,有助于恢复机体,保持健康。此外,还保留了地下深处卤水采出时所携带的一些对人体有益的微量矿物质元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例如参考徐南平等著的《无机膜分离技术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69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参酿造酱油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苦瓜营养麻辣红油萝卜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