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化学法制备橄榄石型磷酸铁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66037.3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7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曹余良;方永进;杨汉西;艾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C01B25/45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乔宇;唐万荣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化学 法制 橄榄石 磷酸 方法 | ||
1.一种电化学法制备橄榄石型磷酸铁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水溶液电解液,以两步电化学氧化还原法,将橄榄石型磷酸铁锂先脱出锂离子,再嵌入钠离子,从而得到橄榄石型磷酸铁钠,具体步骤为:以橄榄石型磷酸铁锂电极作为正极,辅助对电极为负极,银/氯化银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在0.1~4 mol/L的含锂的水溶液电解质中进行恒流充电,使得正极磷酸铁锂电极中的锂脱出形成磷酸铁材料,再以所得磷酸铁电极作为正极,辅助对电极为负极,银/氯化银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在0.1~4 mol/L的含钠的水溶液电解质中进行恒流放电,使溶液中的钠离子嵌入磷酸铁材料,形成橄榄石型磷酸铁钠材料;所述的恒流充电条件为:电流为5mA/g—500mA/g,充电截止电压相对于银/氯化银电极为0.3—1.2V;所述的恒流放电条件为:电流为5mA/g—500mA/g,放电截止电压相对于银/氯化银电极为-0.2 — -1.0V;所述的辅助对电极为离子脱嵌电极;所述含锂的水溶液中使用的锂源物质为硫酸锂、硝酸锂、氢氧化锂、氯化锂、高氯酸锂中的一种或混合;所述含钠的水溶液中使用的钠源物质为硫酸钠、硝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高氯酸钠中的一种或混合。
2.一种电化学法制备橄榄石型磷酸铁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水溶液电解液,以两步电化学氧化还原法,将橄榄石型磷酸铁锂先脱出锂离子,再嵌入钠离子,从而得到橄榄石型磷酸铁钠,具体步骤为:以橄榄石型磷酸铁锂电极作为正极,辅助对电极为负极,银/氯化银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在0.1~4 mol/L的含锂的水溶液电解质中进行恒流充电,使得正极磷酸铁锂电极中的锂脱出形成磷酸铁材料,再以所得磷酸铁电极作为正极,辅助对电极为负极,银/氯化银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在0.1~4 mol/L的含钠的水溶液电解质中进行恒流放电,使溶液中的钠离子嵌入磷酸铁材料,形成橄榄石型磷酸铁钠材料;所述的恒流充电条件为:电流为5mA/g—500mA/g,充电截止电压相对于银/氯化银电极为0.3—1.2V;所述的恒流放电条件为:电流为5mA/g—500mA/g,放电截止电压相对于银/氯化银电极为-0.2 — -1.0V;所述的辅助对电极为空气电极;所述含锂的水溶液中使用的锂源物质为硫酸锂、硝酸锂、氢氧化锂、氯化锂、高氯酸锂中的一种或混合;所述含钠的水溶液中使用的钠源物质为硫酸钠、硝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高氯酸钠中的一种或混合。
3.一种电化学法制备橄榄石型磷酸铁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水溶液电解液,以两步电化学氧化还原法,将橄榄石型磷酸铁锂先脱出锂离子,再嵌入钠离子,从而得到橄榄石型磷酸铁钠,具体步骤为:以橄榄石型磷酸铁锂电极作为正极,辅助对电极为负极,银/氯化银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在0.1~4 mol/L的含锂的水溶液电解质中进行恒流充电,使得正极磷酸铁锂电极中的锂脱出形成磷酸铁材料,再以所得磷酸铁电极作为正极,辅助对电极为负极,银/氯化银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在0.1~4 mol/L的含钠的水溶液电解质中进行恒流放电,使溶液中的钠离子嵌入磷酸铁材料,形成橄榄石型磷酸铁钠材料;所述的恒流充电条件为:电流为5mA/g—500mA/g,充电截止电压相对于银/氯化银电极为0.3—1.2V;所述的恒流放电条件为:电流为5mA/g—500mA/g,放电截止电压相对于银/氯化银电极为-0.2 — -1.0V;所述的辅助对电极为惰性电极;所述含锂的水溶液中使用的锂源物质为硫酸锂、硝酸锂、氢氧化锂、氯化锂、高氯酸锂中的一种或混合;所述含钠的水溶液中使用的钠源物质为硫酸钠、硝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高氯酸钠中的一种或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法制备橄榄石型磷酸铁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子脱嵌电极为磷酸铁、锰氧化物或锰酸钠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化学法制备橄榄石型磷酸铁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电极是有空气参与电极反应的、可以发生氧的氧化或还原反应的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化学法制备橄榄石型磷酸铁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惰性电极为铂、镍、钌、钛、碳电极或其复合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603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中网调节装置
- 下一篇:爱车多功能防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