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便秘及痔疮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65225.4 | 申请日: | 2015-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5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 发明(设计)人: | 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旭 |
| 主分类号: | A61K36/72 | 分类号: | A61K36/72;A61K9/48;A61P1/10;A61P9/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便秘 痔疮 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治疗便秘及痔疮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痔疮又称痔病、痔核、痔疾,是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位于肛管的血管组织,当它肿胀或发炎时,会呈现病态或变成痔疮。就其生理形态而言,它是由动静脉通道和结缔组织组成的肛垫。
便秘(constipation)是指排便频率减少,一周内大便次数少于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粪便量少且干结时称为便秘。但有少数人平素一贯是2~3天才大便1次,且大便性状正常,此种情况不应认为是便秘;对同一人而言,如大便由每天1次或每2天1次变为2天以上或更长时间始大便1次时,应视为便秘。
痔疮的治疗首先要保持大便通畅,进食易消化、少含渣滓的食物。饮食应粗细搭配,少饮浓茶、咖啡、酒类及少进辛辣食物,以减少对肛管的刺激。便后要温水坐浴,局部应用痔疮栓或痔疮膏。根据病情的不同,可以采取注射治疗、冷冻治疗及物理治疗。严重者可手术治疗,包括结扎法、胶圈套扎法、痔切除等。便秘应根据患者的便秘特点,采用不同的导泻剂(即治疗的个体化),原则上应选用疗效好、安全、长期应用耐受性好、且价格低廉的泻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便秘及痔疮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治疗便秘及痔疮的胶囊;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松针12~14份、莱菔子20~24份、枳椇叶18~20份、犁壁藤14~17份、石通10~12份、栗寄生20~24份、芸薹子18~20份、山杜仲15~18份、兰竹参18~20份。
作为优化,该治疗便秘及痔疮的胶囊,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松针13份、莱菔子22份、枳椇叶19份、犁壁藤15份、石通11份、栗寄生21份、芸薹子19份、山杜仲16份、兰竹参18份。
该治疗便秘及痔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述重量份数的松针、莱菔子、枳椇叶、犁壁藤、石通、栗寄生、芸薹子、山杜仲、兰竹参,粉碎成100目的药粉,混合后;加入三倍重量的70%酒精,加热熬制成糊状;
b、将步骤a中的糊状物,烘干后,粉碎成粉末,按照0.55克一粒装入胶囊。
本发明治疗便秘及痔疮的胶囊中,松针祛风活血,明目,安神,解毒,止痒,除口臭,去口干舌燥,治便秘;用于流行性感冒,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夜盲症,高血压病,神经衰弱;外用治冻疮。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枳椇叶清热解毒;除烦止渴;主风热感冒;醉酒烦渴;呕吐;大便秘结。犁壁藤内服清热解毒、利湿、消肿、通便、祛风通络、去积止痛;主治:腹泻、急性肾炎、菌痢、乳腺炎、痈疮红肿、风湿关节痛、坐骨神经痛、疝气、小便不利、指头疮、跌打损伤、狗咬伤。石通清热利尿,通乳,消食,通便;主治尿道感染,尿频,尿道痛,心烦尿赤,口舌生疮,腹中胀满,大便秘结,乳汁不通。栗寄生祛风湿;补肝肾;行气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腰膝酸痛;头晕目眩;跌打损伤。芸薹子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润肠通便;主产后恶露不尽;瘀血腹痛;痛经;肠风下血;血痢;风湿关节肿痛;痈肿丹毒;乳痈;便秘;粘连性肠梗阻。山杜仲祛风湿;强筋骨;活血解毒;利水;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跌打骨折;疮疡肿毒;慢性肝炎;慢性肾炎;水肿。兰竹参理气活血,祛瘀解毒;用于咳嗽,胸痛,疮疡肿毒,跌打损伤。
本发明治疗便秘及痔疮的胶囊中诸药配伍,协同作用十分突出,具有理气活血、润肠通便、清热解毒、化瘀通络的功效;对于治疗便秘及痔疮患者具有的十分优异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的实施例拟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内容对本发明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a、将松针13克、莱菔子22克、枳椇叶19克、犁壁藤15克、石通11克、栗寄生21克、芸薹子19克、山杜仲16克、兰竹参18克,粉碎成100目的药粉,混合后;加入三倍重量的70%酒精,加热熬制成糊状;
b、将步骤a中的糊状物,烘干后,粉碎成粉末,按照0.55克一粒装入胶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旭,未经高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52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