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输框架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64768.4 | 申请日: | 2010-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4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 发明(设计)人: | H·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朗船舶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90/00 | 分类号: | B65D90/00;B60P7/13;B63B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马利蓉;吴鹏 |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运输 框架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0年3月17日、申请号为201080012463.X、发明名称为“运输框架”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输材料和/或工件货物(piece goods)的运输框架。
背景技术
通常使用在海洋运输中的运输框架、如集装箱在其角落处支承和紧固在运输基座上。因此,运输框架的重量作用在运输基座中的某些点状位置上。另外,例如在远海上高负载作用在运输框架的锁止装置上。
公开文献WO 2008/142202公开了一种解决方案,在该解决方案中运输框架的底部结构包括一用于将框架支靠在船只货舱中的甲板上的柔性支承表面,其中框架的刚度设置成,使得框架的底部结构被布置成弹性地屈曲至一程度——允许当框架承载有卷状物(卷筒,reel)时所述框架的底部结构弯靠在甲板上以及允许所述柔性支承表面形成为抵靠甲板的压力均衡表面。在这种方式下,所述框架及其货物的重量可被分布成使得除仅在紧固点上外还在甲板的另外一些位置上承载所述重量。与船只甲板相接触的压力均衡表面也用作为摩擦表面,因此减小了作用在框架的锁止装置上的负载。然而,该解决方案要求底部结构布置成柔性的,所述框架的负载设置在正确的位置上并且尺寸合适,使得所述框架以需要的方式弯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运输框架。
本发明的运输框架特征在于,在运输框架的每个底角处形成一足够高的凹口,当运输框架放置在运输凸起部和/或锁止夹具之上时,运输框架的底部至少在某一位置处以没有弯曲的方式靠置在安装基座表面上。
本发明的构想在于,在运输框架的每个底角处形成一足够高的凹口,当所述框架放置在运输凸起部和/或锁止夹具之上时,所述运输框架的底部至少在某一位置处以没有弯曲的方式靠置在安装基座上。由运输框架和在所述运输框架上承载的运输货物或材料造成的负载也部分地分布在安装基座上,而不是仅作用在运输框架的角落上和/或其它的紧固点上。因此,可减小作用在运输框架的角落上和/或紧固点上的负载并且在运输框架内可放置比以前更重的货物。运输框架的结构整体上简单,并且该解决方案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中更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其中:
图1是运输箱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是图1的运输箱沿图1中的线A-A剖开的示意图,
图3是运输框架的底角的示意图,
图4是另一运输框架的底角的示意图,以及
图5是第三运输框架的底角的示意图。
附图中,为了清晰目的,简化地示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类似的部分在附图中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示出具有标准的20英尺箱尺寸的运输箱。因此,运输箱1的长度是20英尺、即约6.1米。运输箱1的宽度是8英尺、即约2.4米,以及运输箱1的高度是约2.59米。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当然也可应用于其它尺寸的运输框架,如10英尺、30英尺、40英尺、45英尺或53英尺的运输箱或运输框架。
在运输箱1的角落处设有角柱2。另外,运输箱1配备有壁3和顶部4。顶部4优选是能拆卸的。在壁3上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门。
在角柱2的顶端和底端上设置有角铸件5。因此,运输箱1可紧固在安装基座上。安装基座可以是船只甲板间或船只货舱底板或船只载货甲板。因此,运输框架布置成用于海洋运输。此外,安装基座可以是其它运输装置——如火车或运货车——的相应的安装基座或盖板或托盘。紧固装置具有锁止夹具,该锁止夹具例如可以是扭锁/旋转锁。此外,也可以借助上文描述的紧固装置来将叠置的运输箱1彼此紧固。
在角柱2的底端处的角铸件5设置成比运输箱1的底部7高,从而角柱的底端具有凹口6。该凹口6高得足以例如在角柱2底端的角铸件5下方容纳锁止夹具,使得运输框架1的底部7接触安装基座,从而运输框架1的底部不必弯曲。
如图2中所示,运输箱1包括用于卷状物9的槽8。因此,运输箱可称为用于运输卷状物的运输框架。在本文中,卷状物特别指的是由成卷的钢板形成的、重的钢卷。此外,卷状物可以是任意的结构为柱形的部件、如纸卷。卷状物的重量通常是10至25吨,但是甚至可以比这更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朗船舶公司,未经朗船舶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47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