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外至蓝光激发的红色荧光粉及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510264677.0 | 申请日: | 2015-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3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叶柿;李烨;陈俊程;张勤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K11/68 | 分类号: | C09K11/6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文姬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至蓝光 激发 红色 荧光粉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色荧光粉,特别涉及一种紫外至蓝光激发的红色荧光粉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光LED由于具有发光效率高、绿色环保、体积小、寿命长和反应速率快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价值。目前,白光LED已经在液晶显示屏背光源、普通照明、手机等方面得到应用,并且由于其在节能方面的优势,将会逐渐取代第二代照明光源而成为新一代光源。而利用荧光粉制备白光LED有三种公认的方式:第一种是用以GaN为基质的蓝色LED激发YAG:Ce3+黄色荧光粉,产生白光。这种方式得到的白光LED由于光谱中缺少红色成分使得显色指数Ra偏低(CRI,60-75)和色温偏高(>5000K),且光色不稳定。第二种是用蓝光LED激发绿色和红色荧光粉产生白光。虽有较好的显色效果,但光色仍不稳定。第三种是用紫光或近紫外LED激发红、绿、蓝三种荧光粉产生白光,该方式可同时拥有高的显色指数Ra(>90)和流明效率,且光色稳定,是白光LED的主流发展方向。
而作为三基色荧光粉中的红色荧光粉,多以Eu3+为激活离子,具有代表性的就是Y2O2S商用红色荧光粉,但该荧光粉在高温下容易分解,形成有害物质,并且该类荧光粉的原料价格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外至蓝光激发的红色荧光粉,具有从250nm~470nm较宽的激发范围,光学特性优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制备过程环保无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紫外至蓝光激发的红色荧光粉,以Ca3MoxW1-xO6为基质,以稀土离子Eu3+作为激活离子,化学组成为Ca3-yMoxW1-xO6:Eu3+y,其中0.1≤x≤0.8,0.08≤y≤0.20。
所述的紫外至蓝光激发的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化学组成为Ca3-yMoxW1-xO6:Eu3+y,0.1≤x≤0.8,0.08≤y≤0.20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称取对应的原料:含Ca化合物、含W化合物、含Mo化合物、含Eu化合物,混合原料后在玛瑙研钵中研磨均匀,得到前驱体混合物;
(2)将前驱体混合物置于程序升温箱式电阻炉中在500℃~600℃下进行第一次烧结,将烧结后的物料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研磨;然后将研磨后的物料在1000~1100℃下进行第二次烧结,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研磨;再将研磨后的物料在1200~1300℃下进行第三次烧结,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研磨,得紫外至蓝光激发的红色荧光粉。
所述第一次烧结是将前驱体混合物置于程序升温箱式电阻炉中,以1℃/min~3℃/min的速度升温至500~600℃,保温4~6h。
所述第二次烧结是将研磨后的物料置于程序升温箱式电阻炉中,以1℃/min~3℃/min的速度升温至1000~1100℃,保温4~6h。
所述第三次烧结是将研磨后的物料置于程序升温箱式电阻炉中,以3℃/min~10℃/min的速度升温至1200~1300℃,保温10~12h。
所述含Ca化合物为CaCO3。
所述含W化合物为WO3。
所述含Mo化合物为MoO3。
所述含Eu化合物为Eu2O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红色荧光粉在380nm激发下,改变Mo的掺杂量,可将红光的发光强度提高到与当前商业用红色荧光粉Y2O2S:Eu3+的发光强度相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46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