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早期乳腺癌的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64150.8 | 申请日: | 2015-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3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孙天希;孙学鹏;须颖;董友;刘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三英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53 | 代理人: | 苗源,李冬梅 |
| 地址: | 100875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早期 乳腺癌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早期乳腺癌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乳腺癌患者的比例日趋增加,而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备乳腺癌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平时不易察觉,需结合乳腺影像学检查或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检查才能进行乳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因此,这对早期乳腺癌的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在现有的乳腺癌检测技术中,X射线成像技术和超声波B超技术的空间分辨率已无法满足检测需求,难以高效准确地对早期乳腺癌进行检测。然而,早期乳腺癌的检测对病人的治疗至关重要,所以如何检测早期乳腺癌受到人们高度重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早期乳腺癌的检测装置,能够高效准确地对早期乳腺癌进行检测,还可降低被捡者所受到的X射线辐射量。
进一步来讲,该早期乳腺癌的检测装置包括:X射线光源;毛细管X射线会聚透镜,用于收集和会聚所述X射线光源射出的X射线,并在出口端形成用于照射待测乳腺组织的微焦斑;毛细管X射线准直透镜,其入口焦斑与所述毛细管X射线会聚透镜的出口焦斑重合形成共聚焦X射线小角散射,并得到用于照射样品的共聚焦微元;所述毛细管X射线准直透镜用于收集来自所述共聚焦微元内的乳腺组织的X射线小角散射信号;X射线探测器,设置于所述毛细管X射线准直透镜的出口端,用于探测收集所述待测乳腺组织对应的X射线小角散射信号。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毛细管X射线会聚透镜的几何参量包括:入口焦距F1,取值范围为3-300mm;出口焦距F2,取值范围为15-30cm;透镜长度L1,取值范围为20-40厘米;入口端直径Din1,取值范围为15-30厘米;出口端直径Dout1,取值范围为8-16厘米;以及,最大直径Dmax1,取值范围为20-40cm;所述毛细管X射线会聚透镜的物理参量包括:出口焦斑直径,取值范围为10-200微米;以及功率密度增益,取值范围为10-5000。和/或,所述毛细管X射线准直透镜的几何参量包括:入口焦距F3,取值范围为15-30cm;透镜长度L2,取值范围为10-30厘米;入口端直径Din2,取值范围为7-20厘米;出口端直径Dout2,取值范围为10-30厘米;以及,最大直径Dmax2,取值范围为15-50厘米;所述毛细管X射线准直透镜的物理参量包括:入口焦斑,取值范围为10-200微米;以及传输效率,取值范围为5%-70%。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毛细管X射线会聚准直透镜为由100-200万根铅玻璃单毛细管构成的多孔光学器件,沿所述毛细管X射线会聚准直透镜长度方向上的剖面外形为空间椭球曲面段;和/或,所述毛细管X射线准直会聚透镜为由1-10万根铅玻璃单毛细管构成的多孔光学器件,沿所述毛细管X射线准直会聚透镜长度方向上的剖面外形为空间椭球曲面段。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毛细管X射线会聚透镜、所述毛细管X射线准直透镜沿垂直于各自中心线方向的横截面的外形为正六边形,其内单毛细管紧密排列,各单毛细管的横截面的轮廓为圆形;将中间一根单毛细管所在的层数定义为1,则从内向外各层上的单毛细管的数目为6(n-1),其中n>1,为层数。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毛细管X射线会聚透镜由110万根单毛细管组成,透镜长度L1为30厘米,入口端直径Din1为20厘米,出口端直径Dout1为5厘米,透镜最大直径Dmax1为27厘米,入口焦距F1和出口焦距F2分别为7厘米和25厘米;在17keV能量点,所述毛细管X射线会聚透镜的出口焦斑直径为150微米,功率密度增益为20;或者,所述毛细管X射线会聚透镜由150万根单毛细管组成,透镜长度L1为20厘米,入口端直径Din1为10厘米,出口端直径Dout1为10厘米,透镜最大直径Dmax1为17厘米,入口焦距F1和出口焦距F2分别为10厘米和15厘米;在30keV能量点,毛细管X射线会聚透镜的出口焦斑直径为100微米,功率密度增益为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天津三英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师范大学;天津三英精密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41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