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沥青实验室针入度仪及实施过程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64017.2 | 申请日: | 2015-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9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 发明(设计)人: | 于新;丁功瀛;柏宁;陈军;丁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1/12 | 分类号: | G01N11/12;G01N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009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沥青 实验室 针入度仪 实施 过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沥青实验室针入度仪,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温度恒定且易于操作的实验室针入度仪。
背景技术
按照我国规范要求,沥青针入度是表示沥青软硬程度和稠度、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沥青的相对黏度的指标。在25℃和5秒时间内,在100克的荷重下,标准针会垂直插入沥青试样的深度为针入度值,以0.1毫米为单位,沥青针入度实验以其实验方法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我国道路工程领域的。
现有的沥青实验室针入度仪的水浴是通过一根电导体加热,保温效果差,实验员在5秒内完成实验操作出现误差大,且实验结束后,平底玻璃皿里面的水往往不好清理倒出,影响以后的实验数据,且给实验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实验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控温效果良好且易于清理的实验室沥青针入度仪。
为了解决上实验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沥青实验室针入度仪,其特征是,包括底座、固定装置和加热器,所述底座通过竖杆与固定装置连接,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标准针,所述加热器底部设置有出水导管,所述加热器顶部设置有上盖,上盖设置有孔,所述加热器里面设置有铁丝网平台,底座上设置有启动按钮、温度调节旋钮和温度显示器,所述加热器为平底容器,所述平底容器内设置电阻丝。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横杆、固定杆、外壳、竖尺和数值显示器,所述底座通过竖杆与横杆连接,所述横杆一端连接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前端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竖尺,所述外壳表面设置有数值显示器,所述竖尺下端连接荷载,所诉荷载下端连接针连杆,所述针连杆连接标准针。
优选的是,所述加热器通过三角支架支撑。
优选的是,所述横杆设置有上下调节粗旋钮和上下调节细旋钮,
优选的是,所述底座底部设有高度调节旋钮。
优选的是,还设置有接水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出水导管设有止水阀。
优选的是,所述上盖通过拧紧螺帽与加热器固定,优选的是,所述上盖与加热器接触层为橡胶层。
优选的是,所述铁丝网平台设置高度调节装置。
优选的是,一种新型的沥青实验室针入度仪的实施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设定测量温度为25℃,旋转高度调节旋钮,使整个实验处于水平位置;
(2)将加热器里面盛放适量的水,盖上上盖,上盖为玻璃;
(3)打开加热按钮,根据温度显示器显示的数值调节温度调节旋钮;
(4)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把事先水浴好的试样皿放在铁丝网平台上,通过调节上下调节粗旋钮或者上下调节细旋钮慢慢放下针连杆,使标准针恰好通过上盖的孔中心,对标准针进行对准,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
(5)按下启动按钮,进行标准实验,至5s时实验自动停止,调节竖尺上下位置,在针入度数值显示器上读出针入度数值;
(6)实验结束后,取出试样皿,打开加热器底部的溶液控制阀,使得加热器里面的水通过出水导管流入接水装置内。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一种新型的沥青实验室针入度仪及实施过程具有升温效果好,保温效果好;所述一种新型的沥青实验室针入度仪及实施过程通过加热器的设置便于仪器清洗;所述一种新型的沥青实验室针入度仪及实施过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实验时可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数据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的沥青实验室针入度仪,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固定装置和加热器4,所述底座1通过竖杆15与固定装置连接,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标准针36,所述加热器4底部设置有出水导管43,所述加热器4顶部设置有上盖46,上盖46设置有孔47,所述加热器4里面设置有铁丝网平台44,底座4上设置有启动按钮11、温度调节旋钮12和温度显示器13,,底座1底部有高度调节旋钮14, 所述加热器为平底容器,所述平底容器内设置电阻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40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