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隔热、不变形烧结台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63935.3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6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戈;马春强;张笑语;孙煜;马崇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春强 |
主分类号: | F27B21/08 | 分类号: | F27B21/08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董庆田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隔热 变形 烧结 台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烧结机台车车体,具体地说是一种集成、隔热、不变形烧结台车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冶金行业中,烧结矿作为炼铁的上游工序具有重要作用,烧结料的燃烧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到冶炼时的能耗,因此必须保证烧结料的燃烧充分;现今冶金行业流行的的烧料方法是将烧结料在烧结机台车上进行布料,然后通过烧结机进行火焰燃烧,同时在烧结机台车底部利用鼓风机进行空气对流,让烧结料的上部高温气体从台车上部经过台车底部进行对流,从而带动台车下部的烧结料充分燃烧。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烧结机台上方烧结料的热量主要通过篦条在台车上下进行交换,因此台车大梁长时间处在高温的工作状态下,容易受热变形,导致烧结台车的整体变形,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必须设计一种保温隔热台车,能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经过检索,在本技术领域没有发现相同技术的公开文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隔热、不变形烧结台车装置,该设计能够提高烧结料的烧透率,减少篦条备件的制造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减少车体变形现象的发生。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隔热、不变形烧结台车装置,包括台车车体、蓖条装置、挡板、侧密封装置、侧保温装置、隔热垫,所述蓖条装置安装在台车车体的中间框架内,所述挡板设置在台车车体的两端,在挡板上安装侧密封装置,所述侧保温装置安装于在车体和车体之间,所述隔热垫设置在蓖条装置与台车大梁之间。
所述隔热垫上面形状与相接触的蓖条两端的形状相一致,隔热垫下面的形状与相接触的台车大梁上端形状相一致;所述台车大梁分为中间梁和侧边梁,隔热垫针对这两种梁分别叫做中间梁隔热垫、侧边梁隔热垫;所述隔热垫采用纤维材料氧化锆制成。
篦条装置,包括蓖条上体和蓖条下体,所述蓖条上体和蓖条下体相互之间通过槽扣组合成蓖条整体;所述蓖条上体下端设置卡台,而蓖条下体上端开设卡槽,蓖条上体通过卡台卡固在蓖条下体的卡槽内;所述卡台为燕尾台或者T型台,所述卡槽对应的开设为燕尾槽或T型槽。
侧密封装置为L型挡板侧边密封装置,包括挡板、L型侧密封装置,所述L型侧密封装置在自身短边上开固定孔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挡板的侧边;所述挡板、L型侧密封装置的厚度相等;所述L型侧密封装置对称安装在挡板的左右两侧边,结合在一起的整体作为一个单元,当两个单元对接时相互为正反状态,相邻的两个L型侧密封装置通过自身长边的内侧面进行扣合。
所述侧保温装置为V型卡槽和V型卡口相结合式结构,V型卡槽和V型卡口各自的外端通过螺栓连接在车体和车体之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种设计是采用新设计的隔热侧挡板、车体侧边保温装置、组合式集成球墨铸铁篦条、新型隔热垫组成,新设计的侧挡板和车体保温装置,能够减少烧结料热量从台车间缝隙及车体与钢轨间的缝隙逸散,组合式集成球墨铸铁篦条能够降低备件成本,提高劳动效率,氧化锆隔热垫能偶很好的降低高温环境对车体横梁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烧结机台车车体俯视图;
图2为隔热垫安装位置图;
图3、图4分别为烧结机台车车体中间梁隔热垫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图5、图6分别为烧结机台车车体侧边梁隔热垫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图7为组合式集成球墨铸铁篦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侧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侧保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台车车体;2、蓖条装置;3、侧密封装置;4、侧保温装置;5、中间梁;6、中间梁隔热垫;7、侧边梁;8、侧边梁隔热垫;
21、蓖条上体;22、蓖条下体;23、槽扣;
31、挡板、32、L型侧密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根据图1-9,一种集成、隔热、不变形烧结台车装置,包括台车车体、蓖条装置、挡板、侧密封装置、侧保温装置、隔热垫,所述蓖条装置安装在台车车体的中间框架内,所述挡板设置在台车车体的两端,在挡板上安装侧密封装置,所述侧保温装置安装于在车体和车体之间,所述隔热垫设置在蓖条装置与台车大梁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春强,未经马春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39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