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二次电池的电连接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63487.7 | 申请日: | 2008-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30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 发明(设计)人: | 权起焕;赵龙昊;防承铉;李学俊;权皓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H01R1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二次 电池 连接 构件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8年7月16日、申请号为201210548831.3、名称为“用于二次电池的电连接构件”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二次电池的电连接构件,更具体而言,涉及这样的用于二次电池的连接构件,该连接构件在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圆柱型二次电池的电池组中以物理接触的方式实现电连接,该连接构件包括一个外圆周接触部分以及一个中央接触部分,所述外圆周接触部分沿下部电池组电池的电极终端的外圆周区域接触该下部电池组电池的电极终端,使得该外圆周接触部分能以表面接触的方式电连接到所述下部电池组电池的电极终端,从而使该接触区域相对于外力的电阻变化最小化并抑制所述下部电池组电池的电极终端被压下的可能性,所述中央接触部分接触上部电池组电池的电极终端或该电池组一侧壁的中央区域,从而为安装在各电池组电池的电极终端之间、或安装在电池组电池的电极终端和该电池组的侧壁之间的整个连接构件提供弹性接触力。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设备的日益发展,对这种移动设备的需求也在增加,作为移动设备的一种能量源,对二次电池的需求也急剧增加。
取决于二次电池用于其中的外部设备的种类,二次电池可以单电池的形式使用、或以具有多个电连接至彼此的单元电池的电池组的形式使用。例如,诸如移动电话等的小型设备可借助一个电池的功率和容量工作预定的一段时间。另一方面,二次电池组需要用于如下中型或大型设备,诸如膝上型计算机、便携式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播放器、小型个人计算机(PC)、电动车辆、以及混合电动车辆等,因为这些中型或大型的设备需要高功率和大容量。
所述电池组通过将一保护电路连接一核心组(core pack)而制成,该核心组具有多个以串联和/或并联方式连接至彼此的单元电池(二次电池)。当棱柱型电池或袋状电池被用作单元电池时,棱柱型电池或袋状电池被堆叠为使得棱柱型电池或袋状电池的大尺寸表面彼此面对,随后棱柱型电池或袋状电池的电极终端通过诸如汇流条(bus bar)等的连接构件连接至彼此。因此,当要制造具有六面体结构的三维二次电池组时,优选地棱柱型二次电池或袋状二次电池用作该二次电池组的单元电池。
另一方面,圆柱型二次电池通常具有大于棱柱型二次电池或袋状二次电池的电容量。然而,由于圆柱型二次电池的外形,在堆叠的结构中难以布置圆柱型电池。然而当二次电池组大体以直线型结构或以平面型结构构建时,圆柱型二次电池在结构上比棱柱型二次电池或袋状二次电池更有优势。
因此,具有多个以串联或以串并联方式连接至彼此的圆柱型二次电池的电池组广泛用于膝上型计算机、便携式DVD播放器、以及便携式PC。该二次电池组可以各种核心组结构被构建。例如,电池组的核心组通常以如下方式构建:2P(并联)-3S(串联)的直线型结构、2P-3S的平面型结构、2P-4S的直线型结构、2P-4S的平面型结构、1P-3S的直线型结构、或1P-3S的平面型结构。
通过以下步骤获得所述并联连接结构:在圆柱型二次电池的横向方向上邻接布置两个或更多个圆柱型二次电池,同时圆柱形电池的电极终端以相同方向取向;并使用连接构件通过焊接将圆柱型电池的电极终端连接到彼此。以并联方式连接至彼此的圆柱型二次电池可称为“排(bank)”。
通过以下步骤获得所述串联连接结构:在圆柱型二次电池的纵向方向上布置两个或更多个圆柱型二次电池,使得具有相反极性的圆柱型电池的电极终端相继接连布置,或者在圆柱型二次电池的横向方向上邻接布置两个或更多个圆柱型电池,同时圆柱型电池的电极终端以相反的方向取向;并使用连接构件通过焊接将圆柱型二次电池的电极终端连接至彼此。
在圆柱型二次电池之间的电连接通常使用薄连接构件诸如金属板(例如,镍板)等通过点焊获得。
图1典型地示出以2P-3S的平面型结构构建的电池组,其中电池通过点焊连接至彼此。出于方便理解的目的,构建该2P-3S平面型结构的电池组的电池之间的联接以分解图的方式示出。
如图1所示,三对二次电池20和21——每对中的二次电池都以并联方式连接至彼此——经由金属板30以串联方式连接至彼此从而构成一个核心组10。
图2是示出了一个电池模块50的典型视图,其中一个保护电路模块连接至图1的核心组1。
如图2所示,二次电池20和21经由连接至金属板30的阴极导线60和阳极导线70、以及连接至所述导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80连接至保护电路模块90。在金属板30和保护电路模块90之间的电连接主要通过钎焊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34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