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复发性咽喉肿痛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63268.9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59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袁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文生 |
主分类号: | A61K36/904 | 分类号: | A61K36/904;A61P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433000 湖北省荆州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复发 咽喉 肿痛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复发性咽喉肿痛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咽喉肿痛是一种最常见的病症,感冒、扁桃体炎、鼻窦炎、百日咳、咽喉炎以及病毒感染甚至心肌梗死均可引起咽喉痛。复发性咽喉肿痛是经常性或周期性出现咽喉肿痛的一类疾病,其常常由于不明原因诱发,发作时并无外感症状。目前在治疗该类疾病时往往采用杀菌、清凉发散之剂进行治疗,症状在短时间内能够得以好转,但难以得以根治,复发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复发性咽喉肿痛的特点,通过中医的辩证分析进而提供一种治疗该症的中药组合物。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复发性咽喉肿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黄芩10-20份、黄连10-20份、人参6-15份、大枣3-9份、麦冬6-15份、天冬6-15份、百合3-9份、百部3-9份、桔梗10-20份、木蝴蝶10-20份、五味子5-15份、白术5-15份、半夏5-15份、知母10-20份、竹叶10-20份、葳蕤10-20份。
所述原料药物的最佳重量配比为:黄芩15份、黄连15份、人参9份、大枣6份、麦冬9份、天冬9份、百合6份、百部6份、桔梗15份、木蝴蝶15份、五味子10份、白术10份、半夏10份、知母15份、竹叶15份、葳蕤15份。
该中药组合物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以克为单位混合后按照常规煎制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300-500ml,每日一副,分早晚两次饮用,7日为一疗程。
组方分析:咽喉肿痛一症的主要表现为喉部红肿并有较强类的痛感,难以下咽,明为火攻所致,实为相火不降、肺气拥塞不宣攻其喉部所致。平人相火下潜、肺气清肃,当肺气拥塞、相火上逆后往往在不定的时间以各种不明因素诱发火攻喉部导致肿痛,此为复发性咽喉肿痛之根本。据此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取黄连、黄芩、知母泄相火之逆,取葳蕤、百合、天冬、麦冬、木蝴蝶的养阴生津、清肺润燥之效,同时以桔梗宣肺气之壅塞,上述药物共用,相火得泄,肺金以清,则肺气清肃以降,咽喉火去,肿痛自消。由于相火上逆乃源于足少阳之不降,足少阳降职在中焦戊土,戊土不降则足少阳不降,此为复发性咽喉肿痛的根本,故在该中药组合物中,取人参、白术培土健中,五味子、半夏纳气降逆,竹叶导热入便,上述药物合用,中焦枢运,胃土下受则甲木以降,相火下潜,从根本上解决咽喉肿痛反复发作的技术问题,由于咽喉肿痛的同时常由于肺气不宣导致咳嗽不断,加以百部润肺止咳。故该中药组合物在药物选用上虽然为常用药物,但通过对病症准确的辩证分析,将常规药物进行合理配伍,斟酌用量,其既能对咽喉肿痛的表症起到快速治愈的效果,同时也能达到根治、防止复发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复发性咽喉肿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黄芩15g、黄连15g、人参9g、大枣6g、麦冬9g、天冬9g、百合6g、百部6g、桔梗15g、木蝴蝶15g、五味子10g、白术10g、半夏10g、知母15g、竹叶15g、葳蕤15g。
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通过2012至2014年间收治的患者中抽取184例临床使用观察:年龄最小16岁,最大75岁,平均38.5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2例中,男45例,女47例,平均37.5岁;对照组92例中,男46例,女46例,平均年龄39.5岁。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并符合诊断标准,本组反复性咽喉肿痛184例,主要表现为咽部红肿、表面小血管扩张,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肥大、凸起或相融成片状,咽侧索肥厚,吞咽时痛感剧烈,咽部不适,咽干、异物感。兼有咳嗽、纳食差等特点。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每日一剂,分早、晚二次服用;对照组阿莫西林颗粒5. Og,每日2次,口服,华素片2片,含化,每日3次,两组均7天为一个疗程。
疗效标准治愈: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咽部粘膜充血消退,痛感消失,吞咽自如,;
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咽部粘膜充血及痛感显著减轻;有效:临床症状改善,咽部粘膜充血及痛感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两个疗程后疗效比较见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文生,未经袁文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32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