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膜平面化的半导体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62462.5 | 申请日: | 2015-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7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 发明(设计)人: | 徐晨;刘奇;孙捷;许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L21/033 | 分类号: | H01L21/033;H01L21/203;H01L21/306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平面化 半导体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器件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平面化的半导体工艺。
背景技术
半导体器件的加工工艺主要分为平面工艺和体工艺,体工艺要求器件的尺寸足够大,且不利于精确控制加工尺寸,尤其在涉及到薄膜技术时,由于器件上的不同高度形成的台阶,会使薄膜跟台阶接触的断面下方有部分薄膜悬空,极易导致薄膜的断裂或破损,严重影响了器件的结构和稳定性。
石墨烯是一种具有零带隙、高迁移率、低电阻率和高透光性的新型碳材料,厚度只有0.34nm。利用其能带结构和相关性质,可以制成很多半导体领域的器件,而在器件的结构中,为了保证石墨烯薄膜和器件的完整接触,即保证石墨烯不会由于器件结构的高度差过大而断裂,需要使高度差降到最低。但如果减薄材料的沉积厚度,又会使后续一些工艺的稳定性受到影响,比如减少绝缘层的厚度会导致漏电现象,降低金属的厚度会使金属与衬底粘合性变差。
传统的石墨烯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是先转移石墨烯到目标衬底上,然后对带有石墨烯的衬底进行电子束光刻和蒸发沉积金属。蒸发形成的金属虽然沉积速率高,然而不能沉积金属合金,同时蒸发出来的原子或分子的量较大且速度不稳定,这些都会导致金属与衬底的附着性变差,且整个过程容易对石墨烯的薄膜结构产生损坏。因此可以先用溅射的方法来制作金属结构,再将石墨烯转移到带有金属结构的衬底上,但此时如果溅射的金属过厚,与石墨烯的薄膜厚度相比悬殊过大,会导致石墨烯与金属无法完整接触,甚至在接触边缘断裂。
发明内容
器件结构上的高度差会导致石墨烯薄膜的破损或断裂,但一味地降低沉积材料的厚度又会给后续工艺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先转移石墨烯,再用蒸发金属的方法制作结构,虽然沉积速率高,但不能沉积金属合金,且蒸发速度不稳定,会导致金属与衬底的附着性变差,整个过程也容易对石墨烯的薄膜结构产生损坏;如若改用另一种方法,即先溅射金属结构,再将石墨烯转移到带有金属结构的衬底上,这种方法也需要保证金属与石墨烯的薄膜厚度差不能相差太大,否则仍然会导致石墨烯与金属无法完整接触。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面化薄膜工艺的方法,将光刻与溅射工艺相结合,并利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ICP)技术,来保证石墨烯薄膜和金属结构的完整接触。在提高了金属和衬底的粘附性的同时,又不损坏石墨烯的薄膜结构,大大提高半导体器件的可靠性。
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S1将带有绝缘介质层的硅片洗净后,准备光刻,此时绝缘介质层(2)在硅衬底(1)上,如图1-1、1-2所示;
S2光刻,光刻胶(3)在绝缘介质层(2)上,产生如图1-3结构的图形;
S3用光刻胶(3)作掩膜,ICP刻蚀,刻蚀凹槽,刻蚀后的结构如图1-4所示;
S4选择好刻蚀参数,在刻蚀完成后去胶,并用台阶仪测量所刻蚀凹槽的深度;
S5溅射金属,溅射的厚度为上一步测出的对应深度,则此时溅射的金属材料(4)刚好能填平步骤3所刻蚀的凹槽,如图1-5所示;
S6用有机溶液剥离掉多余的金属,这样就形成了图1-5所示的平面结构。
在涉及到的薄膜为石墨烯薄膜时,绝缘介质层(2)为300nm厚度的二氧化硅。
使用的光刻胶(3)为负胶,未被光刻胶(3)覆盖处是需要刻蚀出凹槽的部分。
所述刻蚀方法为干法刻蚀。
所用的有机溶液需确保溶解掉前面步骤中的光刻胶(3)。
经过上述的刻槽、填充步骤后,溅射的金属厚度与衬底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这样就可以使后面需要进行多个工艺步骤的薄膜在与台阶接触时,不会由于两者的高度差过大,而导致薄膜折断的问题产生。本发明的关键就是保证所刻蚀材料的凹槽深度与随后溅射的金属厚度相同。
附图说明
图1-1为带有绝缘层的硅衬底;
图1-2为甩胶,准备光刻图形;
图1-3为光刻出想要的图形;
图1-4为以光刻胶作掩膜,ICP刻蚀;
图1-5为溅射金属,厚度应与ICP刻蚀的厚度一致;
图1-6为剥离去掉多余部分金属;
图2-1为带有二氧化硅的硅衬底;
图2-2为甩胶,准备光刻图形;
图2-3为光刻出栅电极图形;
图2-4为以光刻胶作掩膜,ICP刻蚀栅凹槽;
图2-5为溅射与上一步刻蚀深度相同的金属合金Ti/Au厚度,作为栅电极;
图2-6为剥离去掉多余的金属部分后,只留下了需要的栅电极图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24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