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终端的流量控制方法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60323.9 | 申请日: | 2015-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2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8/02 | 分类号: | H04W28/02;H04M1/725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周清华 |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终端 流量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终端的流量控制方法和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移动终端上各个需要访问网络的应用,在移动终端连接数据网络状态下,将所述应用设置为拒绝访问数据网络状态;在移动终端运行过程中,获取移动终端的最上层运行的应用,若所述应用为需要访问网络的应用,则解除该应用对数据网络的访问限制,并允许其访问数据网络;在所述应用访问数据网络过程中,若该应用由上层运行进入后台运行,则禁用该应用访问数据网络,并重新将所述应用设置为拒绝访问数据网络状态。本发明可以避免在连接数据流量的情况下,后台应用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消耗大量数据流量,给用户带来损失,提高了流量的控制效果,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终端的流量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在越来越普及,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和娱乐学习。特别是随着4G网络的普及,网速越来越快。使得智能移动终端可以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享受互联网带来的方便和快捷。
然而,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当前运营商的网络资费普遍较贵,用户不经意间就容易消耗过多流量,因此,需要从技术上对流量进行控制。
目前,流量控制的解决方案,主要在智能移动终端中增加的流量消耗列表。虽然这种方式可以让用户及时了解内置应用的流量消耗情况,但对于防止流量后台消耗没有帮助,列表中是已经消耗的流量统计情况。没有从源头上禁止一些应用对流量的消耗。另外,有些智能移动终端针对于数据访问的应用,也是提供了禁止访问网络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手动去禁止应用进行网络访问,这些方案操作复杂,流量控制效果差、用户体验也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流量控制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终端的流量控制方法和系统。
一种智能终端的流量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上各个需要访问网络的应用,在移动终端连接数据网络状态下,将所述应用设置为拒绝访问数据网络状态;
在移动终端运行过程中,获取移动终端的最上层运行的应用,若所述应用为需要访问网络的应用,则解除该应用对数据网络的访问限制,并允许其访问数据网络;
在所述应用访问数据网络过程中,若该应用由上层运行进入后台运行,则禁用该应用访问数据网络,并重新将所述应用设置为拒绝访问数据网络状态。
一种智能终端的流量控制系统,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获取移动终端上各个需要访问网络的应用,在移动终端连接数据网络状态下,将所述应用设置为拒绝访问数据网络状态;
启用模块,用于在移动终端运行过程中,获取移动终端的最上层运行的应用,若所述应用为需要访问网络的应用,则解除该应用对数据网络的访问限制,并允许其访问数据网络;
禁用模块,用于在所述应用访问数据网络过程中,若该应用由上层运行进入后台运行,则禁用该应用访问数据网络,并重新将所述应用设置为拒绝访问数据网络状态。
上述智能终端的流量控制方法和系统,首先获取移动终端上各个需要访问网络的应用设置为拒绝访问数据网络状态;然后在连接数据流量的情况下,通过禁止有网络访问的应用,只保留和用户当前正在进行交互的应用的网络访问权限,可以避免在连接数据流量的情况下,后台应用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消耗大量数据流量,给用户带来损失,提高了流量的控制效果,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智能终端的流量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是另一个实施例的智能终端的流量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为一个示例的图标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的智能终端的流量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03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扰检测方法及装置、干扰消除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耳部疾病助听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