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龙眼栽培的有机肥料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59339.8 | 申请日: | 2015-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2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 发明(设计)人: | 方玉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玉环 |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37134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龙眼 栽培 有机肥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龙眼栽培的肥料,尤其是一种用于龙眼栽培的有机肥料。
背景技术
龙眼,又称桂圆,龙眼营养丰富,鲜果果肉汁多味甜、气味芳香、可生食,可加工干制品或罐头。干果肉有补心脾、养血安神之功能,可入药。
一、龙眼的需肥特点
龙眼正常生长发育需要16种必需的营养元素,从土壤中吸收最多的是氮、磷、钾。据报道,由于龙眼的栽培条件、土壤、气候、品种、产量、树龄、树势等不同,各地的施肥比例和施肥也不同,每生产1000千克龙眼鲜果,需氮(N)4.01~4.8千克、磷(P2O5)1.46~1.58千克、钾(K2O)7.54~8:96千克。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28~0.37∶1.76~2.15。
龙眼树生长期长,挂果期短,不同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量也有不同。据研究,龙眼从2月开始吸收氮、磷、钾等养分,在6~8月出现第二次吸收高峰,11月至来年1月下降。氮、磷在11月,钾在10月中旬即基本停止吸收。果实对磷的吸收从5月开始增加,7月达到吸收高峰,龙眼在周年中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是6~9月。
二、龙眼施肥技术
据报道,龙眼每株全年施肥量氮(N)0.46~0.86千克、磷(P2O5)0.15~0.20千克、钾(K2O)0.4~1千克,氮、磷、钾的比例为I∶0.3∶1.1~1.2。另据报道,广西龙眼成年树一般每株每年施氮(N)0.8~1.4千克、磷(P2O5)0.25~0.6千克、钾(K2O)0.7~1.2千克;福建龙眼成年树每株每年施氮(N)0.83~1.64千克、磷(P2O5)0.6~0.73千克、钾(K2O)0.94~1.47千克。另据报道,每生产100千克龙眼鲜果,需吸收氮(N)1.3千克、磷(P2O5)0.4千克、钾(K2O)1.1千克。
1.幼年树施肥
幼苗定植肥:定植时施优质有机肥一般每株20~50千克和龙眼树专用肥1~2千克或生石灰1千克、钙镁磷肥2千克,将肥料与表土混匀后分层施人定植穴中。
定植1个月后施肥:每株可用30%的腐熟人粪尿淋施在根际部位。以后每隔2~3个月施肥一次,全年施肥4~6次。
定植2年后施肥:为促进幼龄树迅速生长,需扩穴施肥,每株分层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30~40千克、生石灰1~1.5千克、龙眼专用肥1~2千克或磷酸二铵1~2千克,施后用土覆盖。
定植4年后施肥:龙眼树冠已形成,开始开花结果,在春梢萌动时每株施优质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30~40千克、专用肥2~3千克。
2.青壮年树施肥
采前肥:采果前10~15天在树冠滴水线范围内淋施腐熟的优质水肥一次,每株淋施含饼肥3千克或含腐熟鸡粪20~25千克、专用肥2~3千克、40%氮磷钾复合肥1.5~2千克、尿素0.5~1千克、硼砂30~50千克。
攻梢肥:在秋梢抽生时,对新梢萌芽淋施专用肥0.5千克和尿素0.5千克;在新梢转绿时淋施专用肥0.5~1千克。
根外追肥:在新梢开始转绿时,可喷施氨基酸叶面肥,并在稀释的肥液中加入0.2%~0.4%磷酸二氢钾,每7天左右喷一次,喷施2次为好。
3.成年结果树施肥 定植20年后进人正常开花结果的成年树,施肥方法采用集中与补、挖相结合的施肥方法。
花前肥:在3月上旬开花前施用。每株施腐熟的猪牛粪15千克、饼粕1千克、龙眼专用肥1~1.5千克或尿素0.3~0.4千克、钙、镁、磷、钾肥各0.3千克。
保果促梢肥: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施用。每株施专用肥3~5千克或尿素0.6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钙镁磷肥1~2千克、氯化钾2千克。
采果肥:在采果前7~10天或采果后立即施肥。每株可施专用肥1.4~1.6千克和液体优质有机肥100~200千克或尿素1.4~1.6千克,结合浇水效果更好。
根外追肥:在龙眼整个生育期尤其是在坐果后到采用前20天,可喷施氨基酸叶面肥,并在稀释的肥液中加入0.3%~0.5%的尿素、0.2%~0.4%磷酸二氢钾,对增强树势、提高产量和品质有很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玉环,未经方玉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93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电动门锁中的拉杆
- 下一篇:带行程缓冲弹簧的外释放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