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58751.8 | 申请日: | 2015-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4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 发明(设计)人: | 蔡宏铭;吴淑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宏铭 |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8/00;H04L12/5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026 福建省福州市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行人 即时通讯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及社交网络领域,尤其涉及同行人之间进行即时通讯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人通过即时通讯工具进行沟通交流,例如人们熟知的微信,陌陌等。这些即时通讯工具除了实现已有好友间的即时通讯,还提供了搜索添加其他联系人(也可称作好友、成员等,均表示用户的意思)的功能,以不断扩大用户的社交范围。例如“附近的人”功能,可以方便用户搜索附近一定距离内的联系人,又例如摇一摇功能,可以搜索同一时段触发该功能的联系人。
另一方面,人们的日常出行,休闲旅游,普遍存在一种社会关系——同行人。虽然同行人严格来说并不算一种社会交往关系,但相对于附近的陌生人,同行人在一起的时间更长,交流机会和话题更多,尤其在需要帮助的时候,附近的人也许不容易伸出援手,而同行人通常会更愿意彼此帮助。可发明人发现,现有即时通讯工具均没有方便同行人间进行即时通讯的功能。例如,当用户在自驾时,如果想和同向行驶的附近车主进行聊天,或提醒后方车辆注意前方交通状况时。用“附近的人”搜索,会搜索到很多路边的行人,甚至搜索到反向行驶“一闪而过”的车主,这样建立起来的交流显然太过短暂。同时,在自驾时,用户也不便于用摇一摇等需要手动操作的功能。总之,现有的即时通讯工具并不能很好地根据用户之间的伴随情况及意愿搜索匹配的联系人并自动构建即时通讯通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的方法和系统,根据用户之间的伴随情况及意愿关键字搜索匹配的联系人并自动构建即时通讯通道,方便未曾相识但走在一起且具有同一意愿的用户建立快速有效的交流沟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持续通过用户移动终端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及时间戳;
根据用户当前时段多个时刻的位置信息,获得用户各个时刻的相邻联系人;
以各个时刻相邻联系人的共同交集作为用户的预选同行人;
匹配用户同行标签,获得用户的同行人;
自动构建同行人聊天频道,实现用户与所有同行人的即时通讯。
其中,获得用户位置信息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定位方法:
通过卫星定位系统,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通过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简称LBS),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所述位置信息还进一步包括移动速度及移动方向;
所述当前时段多个时刻为包含当前时刻的2个及2个以上的时间戳;
所述多个时刻的起止时间差大于等于预设的同行时间阈值,且相邻时刻的间隔小于等于预设的离线时间;
所述相邻联系人的获得方式为:计算某一时刻时间窗内用户所在区域范围内的所有联系人与用户的距离,取距离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相邻距离阈值的联系人为相邻联系人;
所述相邻联系人还可以通过以下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筛选:
预先建立电子地图,结合电子地图数据及用户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的行进路线,再以用户的行进路线作为搜索范围筛选出对应的相邻联系人,即相邻联系人与用户处在同一路线上;
判断联系人的移动方向是否与用户一致,优先地,相邻联系人的移动方向与用户的移动方向的角度偏差小于等于30度;
判断联系人的移动速度是否与用户一致,优选地,当用户平均移动速度小于等于10公里/小时,相邻联系人平均移动速度与用户平均移动速度的差值小于等于5公里/小时;当用户平均移动速度大于10公里/小时,相邻联系人平均移动速度与用户平均移动速度的差值小于等于用户平均移动速度的30%;
所述同行标签是用户预先选择或自定义的为了表述用户意愿或目的的关键字。优选地,系统可以提供包括但不限于“旅行”、“运动”、“购物”、“美食”的同行标签;
所述同行标签还可以按类别大小或归属关系分层级设置,且支持单选或多选;
所述同行标签的匹配模式可以是精确匹配,也可以是模糊匹配;
所述同行人聊天频道是一个以所有同行人为群成员的群聊天室。随着用户或其他联系人的移动,导致有同行人发生变化时,同行人聊天频道也自动更新成员清单,仅对用户保留历史的聊天记录;
所述同行时间阈值、离线时间及相邻距离阈值可统一设置或根据用户的移动速度,人群密集程度、地理区域、时间段的差异而分别设置,也可以由用户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设置。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宏铭,未经蔡宏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87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