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串联电池组防接错输出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56656.4 | 申请日: | 201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1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延新;杨圣峯;何鹏;黄晓东;彭建普;凌敏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卓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11/00 | 分类号: | H02H11/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张鹏 |
地址: | 518117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年丰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电池采样电路 采样控制电路 输出补偿电路 节电池正极 串联电池组 输出电路 输出电压 单节电池电压 电路板 烧坏 补偿电路 采样输出 电池电压 电池正极 电路设计 电压相加 漏电 输出 采样线 反接 两节 电池 采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联电池组防接错输出电路,包括:电池采样电路、采样控制电路和输出补偿电路;电池采样电路用于采集一电池组中的每节电池正极的电压并输出至采样控制电路,其中,电池组中的电池之间为串联连接,采样控制电路比较相邻两节电池正极的电压,当后一节电池正极的电压大于前一节电池正极的电压,则输出电压至电池采样电路,使其输出电压至输出补偿电路,输出补偿电路通过将从电池采样电路中接收的电压与一附加电压相加进行输出。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从电路设计的角度出发,解决电池组单节电池电压采样线接错,反接而造成的烧坏电路板,电池组漏电等问题,同时增加了补偿电路,使电池电压采样输出与实际值一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串联电池组的防接错输出电路
背景技术
现在在电池组生产使用方面,由于电池组多串的问题,随着电池组串数的增加,电池组电压采集线随之增加,这样造成的接错线的几率增加,对于这样的问题,往往导致电路板烧坏,电池组漏电等情况的发生,处理这个问题,有多种方法:
1.用不同颜色的线材区别每节电池的采样线
2.在电路板或者外壳上标明采集线所要对应的电池节数
3.根据每节电池的位置,规定相对应的电压采样线的长度,防止接错
4.从结构入手,防止电池组接错,电池组插反,如电池组电压采集线的排针,排母结构防反接
5.每节采样线串联防反接二极管
上面的几个方法,虽然避免了电池组单体电池电压采集线的接错,反接问题,但是不是停留在工艺层面,就是电池电压采样不准确,没有从设计层面上根本处理该问题,后面还是会有人员的疏忽,此类问题继续会发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串联电池组防接错输出电路,从电路设计的角度出发,解决电池组单节电池电压采样线接错,反接而造成的烧坏电路板,电池组漏电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串联电池组防接错输出电路,包括:电池采样电路、采样控制电路和输出补偿电路;所述电池采样电路包括与一电池组中的电池数量相同的子电池采样电路,所述输出补偿电路包括与子电池采样电路数量相同的子输出补偿电路,其中,电池组中的电池之间为串联连接,电池、子电池采样电路和子输出补偿电路为一一对应关系;
每个子电池采样电路,分别用于接收对应电池的正极所输出的电压并将其输出至采样控制电路中,并且,若某个子电池采样电路从采样控制电路中接收到高电平信号,则该子电池采样电路输出电压信号至对应的子输出补偿电路,否则,该子电池采样电路不输出电压信号至对应的子输出补偿电路;
采样控制电路,用于分别将相邻两节电池的正极对应的两个电压进行比较,若后一节电池的正极的电压大于前一节电池的正极的电压,则输出高电平信号至后一节电池所对应的子电池采样电路,否则输出低电平信号至后一节电池所对应的子电池采样电路;
每个子输出补偿电路,用于接收对应的子电池采样电路所输出的电压信号和一附加电压信号,并将对应的子电池采样电路所输出的电压信号和附加电压信号相加,使其等于对应电池的正极所输出的电压并输出至用电器。
优选地,所述子电池采样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三极管,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均为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入端用于与对应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为第一输出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和三极管的基极均为第二输入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和三极管的发射极均为第二输出端。
优选地,相邻的两个子电池采样电路中的三极管的发射极之间通过一第一电容进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卓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卓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66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