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堆肥场垃圾及滤液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56418.3 | 申请日: | 2015-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6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孙静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5F9/02 | 分类号: | C05F9/02;C02F9/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刘正君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堆肥 垃圾 滤液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处理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堆肥场垃圾及滤液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产生的垃圾越来越多,城市污水的排放量也越来越大。城市生活垃圾如垃圾由于其含水率较高,粘性大,有害物多等特征,十分难以处理。目前处理方式多样,传统的处理方法对污泥进行好氧堆肥,之后再进行无氧发酵,由于对生活垃圾堆肥处理时需要进行滤液并进行曝气,而且还要对滤液进行处理,而一般的堆肥装置并不能很好处理生活垃圾,也没有处理滤液的装置。另外,一般的垃圾处理系统中分别独立设置堆肥仓和发酵仓,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将污泥垃圾从堆肥仓在运输自发酵仓,这就需要增加更多辅助机构进行操作如输送带等,不仅增加了成本也增加了劳力。如申请号为201410191970.4,名称为城市污泥自动化堆肥装置及其处理方法的发明专利,其公开的装置包括熟料仓,污泥螺旋进料仓,造粒机,下料机,发酵仓。造粒机的出口设有喷粉机构;发酵仓内设有一次发酵部、二次发酵部、成品部;所述发酵仓的所述三部内分别层叠设有多层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内插有多个堆肥筒;发酵仓侧壁的设有用于提升固定支架的升降机。该专利中垃圾在熟料仓内进行堆肥处理,然后再通过造粒机、下料机、输送带输送至发酵仓内进行发酵,这就存在上述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垃圾处理装置不能很好处理垃圾,不能处理垃圾滤液,装置堆肥发酵独立处理,需输送操作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处理效果好的堆肥场垃圾及滤液处理系统。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堆肥场垃圾及滤液处理系统,包括有若干平行排列的处理槽,在处理槽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处理槽分隔成上部的堆肥部和下部的滤液通风室,隔板上开有若干滤液孔,且在隔板上还设置有若干温度平衡管,隔板上铺设有滤网层,所述滤液通风室一端设有滤液出口,滤液出口连接至滤液处理机构,滤液通风室另一端还与风机相连接,系统还包括有翻堆机,翻堆机安装在能在处理槽之间移动的移动支架上。本发明中系统通过处理槽既能对垃圾进行堆肥又能进行发酵,集两种功能于一体,结构简单合理,无需搬动垃圾。滤液通风室能收集垃圾滤液,同时还能作为风机的风室对垃圾进行曝气。温度平衡管在发酵时能调节垃圾内温度不平衡的状况,使得发酵效果更好。翻堆机通过移动支架能在各处理槽上移动,使得异步翻堆机就能应用在多个处理槽上,节约了成本。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处理槽为长形槽体,处理槽的底面由一端向另一端倾斜设置,在处理槽底面上设置有若干支撑柱,所述隔板放置在支撑柱上,所述滤液出口设置在处理槽底面低的一端处,滤液出口上设置有开关阀,风机连接在处理槽底面高的一端处。处理槽底面倾斜,使得滤液能够汇集到底面低端,然后通过滤液出口排出,排入到滤液处理机构进行处理。滤液通风室除了作为滤液汇集的腔室,还能作为风机的风道,风机开启时,空气进入滤液通风室内,并通过滤液孔进入到隔板上部的垃圾内,对垃圾堆肥进行曝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温度平衡管包括有静管和动管,所述静管上端封闭,静管下端与滤液通风室相通,所述动管为下端开口的管路,动管紧套在静管上,在静管的侧壁上开有若干第一通气孔,在动管的侧壁上开有若干与第一通气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气孔,在第二通气孔处设置有第一滤网。垃圾在发酵过程各部分发热温度不一致,使得垃圾各部分发酵效果不一。温度平衡管用于平衡垃圾堆肥中的温度。温度平衡管插入在垃圾中,在不使用时,使得第一通气孔与第二通气孔相错开。在发酵时,将动管转动,使得第一通气孔与第二通气孔相对准,温度平衡管与垃圾相通,而温度平衡管的静管是与滤液通风室相通,这样通过滤液通风室传热,从而平衡垃圾内发酵时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64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