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流诱导后台阶驻涡稳焰的分级燃烧室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55730.0 | 申请日: | 201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29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胜;林宇震;张弛;程忆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R3/18 | 分类号: | F23R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顾炜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流 诱导 台阶 驻涡稳焰 分级 燃烧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级燃烧室,特别涉及一种气流诱导后台阶驻涡稳焰的分级燃烧室。
背景技术
迫于全球环境污染问题的压力,对低污染燃烧室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级燃烧室是低污染燃烧室的一种重要模式。分级燃烧室可以根据发动机功率的变化来改变燃油或空气的分配比例,使其在最合适的油气比下进行燃烧,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物排放。
目前分级燃烧室,主燃级喷嘴主要采用空气雾化喷嘴,利用旋流空气来使燃油雾化,此类型喷嘴的机械结构相对复杂。燃烧区主要利用旋流器来稳定火焰,即空气通过旋流器,形成强烈旋转的气流,由此产生回流区。为了提高燃烧室的性能,对空气雾化喷嘴和旋流器的设计,加工精度和机械安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而直射式喷嘴设计加工相对简单,它是一种燃油在一定供油压力下通过喷嘴壁上一个或多个孔喷入燃烧室的喷嘴。目前主要用于加力燃烧室、以液态碳氢燃料为主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等。分级燃烧室则很少采用液体射流直接喷射进入横向气流进行燃烧的模式,但从低排放燃烧技术的发展趋势看,将燃油射流直接喷射是今后低排放燃烧室技术发展的趋势。
此外对于火焰稳定,除了利用旋流器等实体结构形成低速流动区外,还可以借助气动结构,如气流喷射形成驻涡等,这样就可以极大程度的简化燃烧室结构。此外借助后台阶可以形成更大的回流区,也可以较好地稳定火焰,这在超燃冲压发动机中已有研究应用。使用简单的几何构型,来诱导形成合适的回流区,可以最大限度的简小燃烧室设计和加工的复杂程度。
综上所述,直射式喷嘴,气流诱导驻涡以及后台阶稳焰,在简化分级燃烧室结构,提高燃烧室性能等方面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式的分级燃烧室,该分级燃烧室,主燃级采用燃油直射式喷嘴,将燃油横向喷入主流空气,利用在后台阶侧壁面斜向上喷射的气流形成驻涡,用以稳定预燃级火焰,进而用预燃级火焰引燃主燃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流诱导后台阶驻涡稳焰的分级燃烧室,主要由主燃级流道、后台阶预燃级、主燃级直射式喷嘴、预燃级气流诱导驻涡喷嘴与电火花点火器构成。主燃级直射式喷嘴由一号进油口与二号进油口、集油腔和喷射孔组成。预燃级气流诱导驻涡喷嘴有两个独立的集气室和两排喷孔,即氮气集气室与预混气集气室,氮气喷孔与预混气喷孔。空气进入燃烧室进口后分流,分别进入主燃级流道与预燃级预混通道。燃油通过进油口进入集油腔,然后由直射式喷射孔将液态燃油喷入主燃级流道,与主燃级气流掺混。甲烷气通过进气孔进入预燃级预混通道与预燃级气流掺混,形成预混气。氮气与甲烷/空气预混气分别进入氮气集气室与预混气集气室,由氮气喷孔与预混气喷孔喷入后台阶预燃级,形成驻涡,用于稳定火焰;电火花点火器位于甲烷/空气预混气喷射轨迹上,实现预燃级的点火启动;然后预燃级高温燃气引燃主燃级,实现液态燃油的在更宽的来流工况范围内高效、稳定燃烧。
其中,所述的燃烧室进口进入的气流速度为5~80m/s,预混气喷孔气流速度为5~20m/s,氮气喷孔气流速度为2.5~10m/s。
其中,所述的主燃级流道中气流与主燃级直射式喷嘴喷射燃油动量比为10~90。
其中,所述的预燃级预混通道中的空气与从进气孔进入预燃级预混通道甲烷气的体积流量之比为1.2~1.5。
其中,所述的主燃级直射式喷嘴由3~4个直径为0.5~0.7mm的喷射孔;预燃级气流诱导驻涡喷嘴有两排15~20个直径为0.9~1.1mm的喷射孔,喷射孔间距离与喷孔直径比值为6.5~7.5,喷射角度为45°~60°。
其中,所述的预燃级预混通道的进气口到燃烧室进口的距离与主燃级流道的长度的比值为0.3~0.5;主燃级直射式喷嘴到燃烧室进口的距离与主燃级流道的长度的比值为0.7~0.8。
其中,所述的后台阶预燃级高度与主燃级流道的高度比值为3~4;预混气喷孔距主燃级流道的距离与主燃级流道的高度比值为2~3;燃烧室高度与主燃级流道的高度比值为5~6;燃烧室上壁面扩张角为20°~25°。
其中,所述的预混气喷孔距后台阶预燃级端面距离与主燃级流道的高度的比值为0.1~0.15,以增加稳火。
其中,所述的电火花点火器距后台阶预燃级端面距离与预混气喷孔距后台阶预燃级端面距离的比值为6~7,以提高点火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57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波烹饪装置及微波烹饪组件
- 下一篇:一种钝体可调节煤粉燃烧器喷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