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插秧机插秧臂轴销无效
| 申请号: | 201510255074.4 | 申请日: | 2015-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4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勇 |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F16C11/04 |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 32219 | 代理人: | 陆平 | 
| 地址: | 214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秧机 插秧 臂轴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插秧机插秧臂轴销。
背景技术
水稻插秧机是将水稻秧苗定植在水田中的种植机械上,以提高插秧的工作效率和栽插质量,实现合理密植,有利于后续作业的机械化。插秧机的工作过程,因结构不同而各有差异,但基本流程大致相同,其“群体逐次分格取秧直接栽插”原理为:秧苗以群体状态整齐放入秧箱,随秧箱作横向移动,使取秧器逐次分格取走一定数量的秧苗,在插秧轨迹控制机构作用下,按插秧要求将秧苗插入泥土中,取秧器再按一定轨迹回至秧箱取秧。在插秧过程中最终通过插秧臂联动插秧针将秧苗插入水田中,所以联动的各个部件间连接销轴较为重要,需保证连接的稳定、协调运行动作的一致性,但是由于销轴的设计结构没有统一的标准,在销轴结构实际设计时,不同机型、设计人员设计的结构千差万别,使用效果也不理想,目前插秧臂轴销在使用中反复振动易出现脱落的现象以及长期使用后出现各个部位协调运行不统一,导致无法正常插秧和插秧达不到标准要求,秧苗成活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插秧机插秧臂轴销,其特征在于:包括销轴本体、设置在销轴本体两端的外螺旋纹、设置在销轴本体中间的第二轴、设置在第二轴两侧的第一销轴和第三轴、设置在第一轴上的轴孔、设置在第三轴上的定位凹槽;所述第二轴还可设置为扇形;所述第二轴与第一销轴的过渡连接面为直角;所述第二轴与第三轴的过渡连接面为圆滑面;所述定位凹槽为四个,对称设置在第三轴上;所述销轴本体、第三轴、第一销轴和第二轴的直径依次递增;所述四个定位凹槽设置为半圆形。
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使用便捷、使用时通过销轴本体两端的外螺旋纹进行连接,固定牢靠、通过第一销轴上设置的轴孔进行固定,再通过第三轴上设置的定位凹槽进行限位,生产成本低、结构简单、易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中:1.销轴本体、2.外螺旋纹、3.第一销轴、4.第二轴、5.第三轴、6.轴孔、7.定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一种插秧机插秧臂轴销,其特征在于:包括销轴本体1、设置在销轴本体1两端的外螺旋纹2、设置在销轴本体1中间的第二轴4、设置在第二轴4两侧的第一销轴3和第三轴5、设置在第一轴上的轴孔6、设置在第三轴5上的定位凹槽7;所述第二轴4还可设置为扇形;所述第二轴4与第一销轴3的过渡连接面为直角;所述第二轴4与第三轴5的过渡连接面为圆滑面;所述定位凹槽7为四个,对称设置在第三轴5上;所述销轴本体1、第三轴5、第一销轴3和第二轴4的直径依次递增;所述四个定位凹槽7设置为半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勇,未经陈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50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山地自行车曲柄拆卸工具
 - 下一篇:一种两边带内接式铰节配伸缩柄的万向五金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