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灭蚊的方法及简易捕蚊器具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54421.1 | 申请日: | 201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4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津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3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灭蚊 方法 简易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然生物科学领域,涉及一种灭蚊的方法及简易捕蚊器具。
背景技术
蚊子对人类危害极大,会传播数十种疾病,是危害人类的世界十大动物杀手之首,圣约全书记载的人类十大灾难,蚊子给人类造成的灾难名列第三。古往今来,人类采取清洁阻蚊、药物杀蚊、蚊香驱蚊、蚊帐避蚊、植物拒蚊、气味扰蚊、服药防蚊、颜色吓蚊…等多种方法,但灭蚊都不理想,特别是一直沿用至今的蚊香驱蚊,灭蚊效果差强人意,对人还容易产生伤害,不小心甚至引发火灾。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不得不继续使用蚊香,文献显示一盘蚊香释放的甲醛量相当于点51支香烟。燃烧蚊香后,室内空气中苯系物、一氧化碳的含量逼近《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的数值。蚊香和香烟一样在闷烧过程都会有多环芳烃这类产物,它们中有一些具有强致癌性,有一些被怀疑有致癌性,所以是一类被严格控制的空气污染物。有研究给出一盘蚊香释放的PM2.5是一支烟的75-137倍。点蚊香的确会对室内空气造成污染。全国上千万家庭点蚊香造成的空气污染将是多么严重。如何避开污染,安全、高效灭蚊?发明新的高效无害灭蚊方法是当务之急。
偶尔过竹山,遇到大批蚊子袭击,被咬得体无完肤。不禁好奇:蚊子寿命有几个月,这么多的蚊子长久在这么偏僻的地方以什么为食物?靠什么维持生命?啤酒厂堆放的啤酒空瓶口进进出出的蚊子、民间瓶子灭蚊的小常识让发明人有了灵感。蜜、糖水、啤酒、肥皂水甚至驱蛔糖浆都可以作为诱饵,说明“雌蚊以血液为食物”的说法有些偏颇,竹山遇到的大批蚊子靠腐烂的竹笋维持生命,啤酒空瓶进进出出的蚊子靠啤酒残液生存。受孕的雌蚊生理上虽然靠吸血供繁殖所需营养,但当雌蚊补充不到血液面临饥渴要被风干时,也只能糖水、啤酒、腐烂的竹笋甚至要命的肥皂水、驱蛔糖浆等等将就着什么都喝了。依据蚊虫的这个习性,想办法在蚊虫饥渴的时候用蚊虫喜欢的天然饵料将蚊虫集中诱捕,然后杀灭。于是一种新的灭蚊方法产生了。
由于本法新颖别致、灭蚊环保高效且安全可靠,可以在室内彻底取代蚊香作用,有改造蚊香传统企业的可能。诱饵的研发为果农节约成本、开辟了新财源。这种方法较其它灭蚊法有较大优势:它投入极少,饵料来源方便快捷、可废物利用,节约了资源;好的诱饵在室内对蚊虫的捕杀率可达99%以上,所以收效大、立竿见影;它不污染环境、对人无毒无害,特别适合家庭、幼儿园、学校、办公室及电影院等室内环境;对易燃、易爆场所采用该法可以保安全可靠。操作一次即可长久享受“默默无闻(蚊)”的舒心环境。它简单易行、便于普及推广。这种方法的普及推广,将引起人们重视、促使树立不再乱扔垃圾喂蚊虫和分类投放垃圾的环保意识与习惯。
全世界蚊虫有2700多种,不可能每种都试到。采用本法多次发现,虽然伊蚊白天(特别是傍晚前)吸血,本法对它作用不太大,但该法值得借鉴;对于按蚊、库蚊采用本法效果之好令发明人信心满满。相信本发明一定会得到普及、推广、应用。因为本发明涉及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多个部门,跟资源与环境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企业等都可以沾上一点边,希望本发明能得到重视。
发明内容
该法依据蚊虫的习性,创造条件在蚊虫饥渴的时候用蚊虫喜欢的饵料将蚊虫集中诱捕,然后杀灭。
大家都知道,蚊子特别喜欢叮孕妇和经期的女孩,因为这时她们体内黄体酮分泌旺盛,雌蚊需要增加孕激素。苹果是世界上种植量最大的一种水果,它来源广泛,取材方便。苹果能分泌让人和蚊子都感到愉悦的气味且苹果营养丰富,苹果果皮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及很多生物活性物质,例如:酚类物质,黄酮类物质,以及二十八烷醇等高效抗氧化剂,这些物质特别是黄酮类物质很受雌蚊青睐。经过仔细观察、多次试验,除了血液,水果、特别是苹果发酵后的液汁含有受孕蚊虫需要并且喜欢的类黄酮、维生素c、糖分、酒精、水和矿物质,这些足够维持蚊虫生命得以延续。多次试验成功表明将苹果作为诱饵是最恰当的。预先作到坚壁清野,则是创造蚊子必须主动喝诱饵的外部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津,未经陈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44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