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54237.7 | 申请日: | 2015-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7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 发明(设计)人: | 乔孟占;赵娜;何水良;张强;赵永刚;胡彬彬;张晓龙;罗福全;孙桂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冀油瑞丰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K8/584 | 分类号: | C09K8/584;C07C227/16;C07C229/16;C07C303/32;C07C309/14 |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 地址: | 0635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阴离子 表面活性剂 驱油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石油开采油田化学剂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原油采收率,水驱、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以及二元或三元复合驱等应用到原油开采现场,表面活性剂具有降低油藏中原油与水的界面张力,改善岩石表面的润湿性,降低原油毛细管阻力,同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油珠和岩石表面上吸附,提高岩石表面的电荷密度,增加油珠与岩石表面之间的静电斥力,克服油膜在岩石表面的吸附功,提高洗油效率。水驱和聚合物驱后的油藏,会导致油藏含水上升,达到高含水或特高含水,一般采出液含水≥98%。剩余油微观分布类型为簇状、柱状、盲端和膜状,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措施是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洗油效率。
作为驱油剂应用于现场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主要是石油磺酸盐和合成磺酸盐,大庆油田经过多年攻关,从分子结构上深入研究了三次采油用烷基苯磺酸盐[王德民,大庆油田“三元”“二元”“一元”驱油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3,22(3):1~9];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对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中苯环在烷烃碳链上不同取代位置的研究,发现随着苯环取代位置向碳链中间移动,烷基苯磺酸盐的界面活性增加和洗油效率增加[沈平平,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基础研究[J],中国基础科学,2003,(2):9~14];石油磺酸型和合成磺酸型主要用于含碱的三元复合驱体系中[任敏红等人,一种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及用途,CN101455950]。
单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湿作用相对较弱,可通过改变亲水基团结构或增加亲水基数目,提高表面活性剂活性。双亲水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水溶解度大,对温度的敏感性低,中和岩石和原油电荷的作用强,剥离岩石表面原油的能力强。国内研究双亲水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见报道比较少,汤芝平,薛永强曾在“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7(22)发表文章“月桂胺二甲磺酸钠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表征”。作为原油开采的驱油剂用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有效地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驱油剂,所述的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式是:
其中R为C12~C22直链饱和烷烃,X是CH2COONa或CH2CHOHCH2SO3Na一种。
上述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在不锈钢反应釜中加入复合溶剂和脂肪伯胺,在70~100℃溶解后,加入相转移催化剂,按质量的1~2倍滴加丙烯酸酯,回流反应时间5~8h,得到烷基氨基酸酯;
(2)在上述产物中加入氯乙酸钠或3-氯-2-羟基丙磺酸钠,在80~100℃下取代反应3~6h,加入40~5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在60~85℃下水解反应5~10h,得到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驱油剂。
上述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驱油剂用于三次采油的化学驱油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含有两个羧酸基阴离子或一个羧酸基一个磺酸基阴离子,与常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相比,在岩石表面吸附更稳定,润湿性能更突出,剥离岩石表面原油能力更强,并且易溶于水,对温度敏感性低,更适用于高含水或特高含水油藏的剩余油驱油,有效地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作为优选,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复合溶剂与脂肪伯胺的质量比为1:0.2 ~ 1。
所述的复合溶剂是水和甲醇、乙醇或异丙醇的混合物,醇类质量浓度为30%~70%。
所述的脂肪伯胺是C12~C22直链饱和烷烃伯胺。
所述的相转移催化剂是聚乙二醇,其分子量为100~6000。
所述的相转移催化剂按脂肪伯胺质量的0.1~2%加入。
所述的丙烯酸酯是丙烯酸甲酯或丙烯酸乙酯。
所述的烷基氨基酸酯和氯乙酸钠或3-氯-2-羟基丙磺酸钠的摩尔比为1:1~1.5。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驱油剂性能评价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冀油瑞丰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冀油瑞丰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42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