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转子风路的紧凑型转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53195.5 | 申请日: | 201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16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薛秀慧;李文科;李鹏;孙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2 | 分类号: | H02K1/22;H02K1/3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4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转子 紧凑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牵引电机上的一种紧凑型转子结构和风路结构,特别是多功能的转子压板实现风路优化,具体是一种带有转子风路的紧凑型转子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铁路使用的牵引电机,转子结构多由齿压板、压圈、转轴和冲片等结构。其中压紧转子铁心的压板多为齿压板和压圈的组合模式,齿压板是合金钢板激光切割而成或几张定子冲片点焊而成。压圈是一种较厚的钢板,转子铁心由档肩侧通过压圈压在齿压板的轭部,齿压板压住齿部固定住转子铁心。无档肩侧需设置环键或锁紧螺母压紧转子压板。转子在传动端和非传动端均设有平衡盘用于转子平衡。电机的轴向长度会增加很多,增大电机的空间尺寸,不利于电机的轻量化和高效化。
随着铁路系统的现代化及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动车车辆的轻量化、高速及路线的延长,无疑对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转向架空间限制和电机的轻量化要求,保证动车牵引磁特性和电特性的条件下。如何改进牵引电机的部件,是单一部件多功能化,减轻牵引电机的重量和缩小牵引电机的尺寸将势在必行。
此外,现有电机转子的风路结构设计不合理,通风功能不足,比如冷却风加热后会直接作用到其他部件上,从而影响其他部件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1)现有转子结构长,不利于节约电机轴向空间尺寸;2)现有转子结构的风路结构设计不合理,影响电机使用寿命。从而提供一种带有转子风路的紧凑型转子结构。本发明具有紧凑型转子结构及多功能转子压板,节约了电机轴向空间,优化了风路结构,改善了通风功能,使牵引电机的功能、性能更加更完善。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有转子风路的紧凑型转子结构,包括转轴、转子铁心、导条和端环,转子铁心套装在转轴上,导条贯穿插装在转子铁心内,端环分置于转子铁心的两侧且焊接固定于导条的端部;此外,还包括出风端转子压板和进风端转子压板,出风端转子压板和进风端转子压板都套装在转轴上且分置压紧于转子铁心的两侧端面;出风端转子压板的中心设置有与转轴套装的第一安装轴孔,第一安装轴孔上部开设有定位键槽,第一安装轴孔的外侧周圈均布有第一通风孔,第一通风孔的外端孔口为椭圆形口、内端孔口为圆形口,椭圆形孔口与圆形孔口的上端面平齐,椭圆形孔口下端面高于圆形空口,椭圆形孔口与圆形孔口的截面积相同,不改变流量,只改变冷却风方向;出风端转子压板的外端面上沿第一安装轴孔向外延设有第一油封迷宫,第一油封迷宫端口与第一通风孔之间设有一圈环状的第一平衡槽,第一平衡槽内安装有第一平衡块;出风端转子压板的外缘周圈均布有一圈第一压板齿;进风端转子压板的中心设置有与转轴套装的第二安装轴孔,第二安装轴孔的外侧周圈均布有第二通风孔,第二通风孔的外端孔口和内端孔口均为圆形口;进风端转子压板的外端面上沿第二安装轴孔向外延设有第二油封迷宫,第二油封迷宫端口与第二通风孔之间设有一圈环状的第二平衡槽,第二平衡槽内安装有第二平衡块;进风端转子压板的外缘周圈均布有一圈第二压板齿。出风端转子压板和进风端转子压板都为一体化设计,齿部具有压紧转子铁心作用,省去常用电机的齿压板;设有的平衡槽用于平衡整个转子,省去常用电机的平衡盘;设有的油封迷宫用于作为轴承油封,省去常用电机的封环。
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转子结构和风路结构。出风端转子压板和进风端转子压板均有压紧转子铁心冲片作用、平衡转子作用以及有轴承油封作用。出风端转子压板的第一通风孔是一个圆孔与椭圆孔的贯通孔,用于优化风路。进风端转子压板的第二通风孔仅为圆孔,进风端转子压板与转轴是过盈配合,用于压紧转子铁心。风路结构是通过出风端转子压板的第一通风孔以及该侧的端环来实现风路方向的改变。
出风端转子压板为铸铁或铸钢加工而成。靠近转子齿附近的压板为齿形,厚度较现有的齿压板厚,强度好。与端盖配合的部位加工为油封结构——第一油封迷宫,第一油封迷宫是出风端转子压板上直接加工而成的,与端盖的油封交叉配合组成轴承的油封。在第一通风孔下侧设置安装有第一平衡块的第一平衡槽,用于平衡转子。出风端的转子压板上的第一通风孔是一个圆孔与椭圆孔的贯通孔,用于改变风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31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流泵水电隔离结构
- 下一篇:一种楼宇配电所用的智能配电自动化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