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冰红茶饮料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53039.9 | 申请日: | 201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4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高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京宸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23F3/3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雪梅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茶 饮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冰红茶饮料。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冰红茶饮料品种众多, 口味也大致相同,功能却各不相同。 西南省份由于独特的气候。致使人们经常感到脾胃不舒服,通常采用的都是食用一些功能性药物来达到解决效果,如“健胃消食片”。现有技术中,红茶饮料主要用于解渴,开胃。
中国专利 CN103431099A公开的是冰红茶饮料的配方及其加工工艺,主要通过在其配方中添加柠檬酸、苯甲酸钠、蛋白糖、红茶香精等成分来致使红茶饮料达到需要的技术效果。长期饮用添加类似的食品防腐剂的饮料,人们似乎常常会联想到“有毒、有害、不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利于开胃、促进食欲的冰红茶饮料。
一种冰红茶饮料,其饮料的配方按重量百分比为:
纯净水:90~95%、白砂糖0.2~2.5%、红茶粉末1~1.5%、蛋白糖0.06~0.5%、甘草1~3%、菊花0.2~3%、柠檬酸 0.001~0.5%;各配方之和为100%。
采用上述配方生产冰红茶饮料的加工工艺为:
(1).配料:称量、清洗甘草、菊花;沥干备用;
(2).熬制:将甘草、菊花按1:100加水80℃熬制1小时,得原料液,过300目筛网备用;
(3)再将红茶粉末与原料液按1:5的比例进行熬制到100℃;
(4).精密过滤:熬制好的茶汤用300目的晒网进行精密过滤,去出红茶粉末中杂质;
(5).冰红茶汁熬制:把配制好的水和熬制好茶汤.白砂糖放入夹层锅中,用蒸气进行加热熬制70℃后,添加蛋白糖等等继续加热到95℃后, 添加柠檬酸。继续加热到100℃后进行熬制10~15分钟;
(6).熬制好的冰红茶汁再用300目的晒网进行精密过滤;
(7).灌装:待熬制好饮料冷却到60℃左右时,再一次过滤后进行灌装;
(8).高温杀菌:将灌装好饮料进行90℃以上高温杀菌,时间3分钟;
(9).质检;
(10).喷码日期编号,包装;
(11).出厂。
上述配方的优选重量百分比为:纯净水90%、白砂糖2%、红茶粉末1.5%、蛋白糖0.08%、甘草3%、菊花2.5%、柠檬酸 0.02%。
采用该发明加工出的冰红茶饮料色泽鲜艳,酸甜适中,口感纯正,通过在其配方中添加甘草、菊花来达到喝饮料的同时具有食疗的功效,对现有的冰红茶饮料有突破性的改进。经常饮用有利于开胃,促进食欲,尤其是冰冻后饮用口感更舒服,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解渴饮料之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一种冰红茶饮料,其饮料的配方按重量百分比为:
纯净水:90~95%、白砂糖0.2~2.5%、红茶粉末1~1.5%、蛋白糖0.06~0.5%、甘草1~3%、菊花0.2~3%、柠檬酸 0.001~0.5%;各配方之和为100%。
采用上述配方生产冰红茶饮料的加工工艺为:
(1).配料:称量、清洗甘草、菊花;沥干备用;
(2).熬制:将甘草、菊花按1:100加水80℃熬制1小时,得原料液,过300目筛网备用;
(3)再将红茶粉末与原料液按1:5的比例进行熬制到100℃;
(4).精密过滤:熬制好的茶汤用300目的晒网进行精密过滤,去出红茶粉末中杂质;
(5).冰红茶汁熬制:把配制好的水和熬制好茶汤.白砂糖放入夹层锅中,用蒸气进行加热熬制70℃后,添加蛋白糖等等继续加热到95℃后, 添加柠檬酸。继续加热到100℃后进行熬制10~15分钟;
(6).熬制好的冰红茶汁再用300目的晒网进行精密过滤;
(7).灌装:待熬制好饮料冷却到60℃左右时,再一次过滤后进行灌装;
(8).高温杀菌:将灌装好饮料进行90℃以上高温杀菌,时间3分钟;
(9).质检;
(10).喷码日期编号,包装;
(11).出厂。
上述配方的优选重量百分比为:纯净水90%、白砂糖2%、红茶粉末1.5%、蛋白糖0.08%、甘草3%、菊花2.5%、柠檬酸 0.02%。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配方独特:精心配置,独特配方,使用本冰红茶饮料口感纯正、酸甜可口、饮用舒适,安全健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京宸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京宸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30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