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试验机及使用试验机进行试验件对中设置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50220.4 | 申请日: | 2015-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7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茂;董登科;李宴宾;张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G01N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刘丽萍 |
| 地址: | 71006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试验件 第二夹持臂 第一夹持臂 辅助壁板 试验机 夹持 对中设置 使用试验 中心轴线 可拆卸连接方式 中心轴线重合 过渡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试验机及使用试验机进行试验件对中设置的方法。所述试验机包括第一夹持臂以及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用于夹持试验件一端,所述第二夹持臂用于夹持试验件另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机还包括多个辅助壁板,所述多个辅助壁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臂的两侧以及第二夹持臂的两侧以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使所述设置有辅助壁板的第一夹持臂以及设置有辅助壁板的第二夹持臂两侧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试验件的两端的两侧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所述第一夹持臂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二夹持臂的中心轴线以及所述试验件的中心轴线重合。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解决具有过渡段的试验件不容易对中的问题,并能够适应不同的试验件的夹持处的两侧之间的距离,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试验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试验机及使用试验机进行试验件对中设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试验机操作者在将试验件装夹到试验机时,要求试验件中心线与试验机加载中心线重合,所以试验件夹持端宽度的中心线必须与试验机夹头的夹块宽度中心线重合。
现有技术中,采用限位条法进行限位,以保障上述的中心线重合,但是,现有的限位条法对具有过渡段的试验件无法使用,所以这类试验件装夹时,通常靠操作者肉眼判断,难以达到很高的对中度,并且装夹这类试验件的时间也比装夹可用限位条的试验件要长。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验机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中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试验机,所述试验机包括第一夹持臂以及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用于夹持试验件一端,所述第二夹持臂用于夹持试验件另一端,所述试验机还包括多个辅助壁板,所述多个辅助壁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臂的两侧以及第二夹持臂的两侧以磁性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使所述设置有辅助壁板的第一夹持臂以及设置有辅助壁板的第二夹持臂两侧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试验件的两端的两侧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所述第一夹持臂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二夹持臂的中心轴线以及所述试验件的中心轴线重合。
优选地,所述每个辅助壁板的单位厚度不超过1厘米。
优选地,所述辅助壁板为钢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如上所述的试验机进行试验件对中设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测量试验件受试验机夹持的两端的每端的两侧之间的距离,其中,受试验机的第一夹持臂夹持的一端为第一夹持端,受试验机的第二夹持臂夹持的一端为第二夹持端;步骤2:测量试验机的第一夹持臂的两侧之间的距离以及测量试验机的第二夹持臂的两侧之间的距离;步骤3:计算第一夹持端的两侧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夹持臂的两侧的距离之差;计算第二夹持端的两侧的距离与所述第二夹持臂的两侧的距离之差;步骤4:根据求得的差数,为第一夹持臂以及第二夹持臂的两侧增加辅助壁板,所述设置有辅助壁板的第一夹持臂以及设置有辅助壁板的第二夹持臂两侧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试验件两端的两侧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所述第一夹持臂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二夹持臂的中心轴线以及所述试验件的中心轴线重合。
优选地,所述步骤1以及步骤2中的距离采用测距传感器进行检测。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同时向第一夹持臂的两侧增加辅助壁板,同时向所述第二夹持臂的两侧增加辅助壁板,以使增加辅助壁板的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的两侧之间的中心线的距离与未增加辅助壁板的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的两侧之间的中心线的距离相比,未发生偏移。
本发明的试验机,通过为第一夹持臂以及第二夹持臂的两侧设置辅助壁板,以使设置有辅助壁板的第一夹持臂以及设置有辅助壁板的第二夹持臂两侧之间的距离等于试验件两端的两侧之间的距离,从而使第一夹持臂的中心轴线、第二夹持臂的中心轴线以及试验件的中心轴线重合。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解决具有过渡段的试验件不容易对中的问题,并能够适应不同的试验件的夹持处的两侧之间的距离,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未经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02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