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生器及采用它的理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49825.1 | 申请日: | 2015-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0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金虎;尉长虹;彭鹏;周振义;武文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徐琳淞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红外 发生器 采用 理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生器及采用它的理疗装置。
背景技术
远红外线有较强的渗透力和辐射力,具有显著的温控效应和共振效应,它易被物体吸收并转化为物体的内能。远红外线被人体吸收后,可使体内水分子产生共振,使水分子活化,增强其分子间的结合力,从而活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使生物体细胞处于最高振动能级。由于生物细胞产生共振效应,可将远红外热能传递到人体皮下较深的部分,以下深层温度上升,产生的温热由内向外散发。这种作用强度,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强化各组织之间的新陈代谢,增加组织的再生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调节精神的异常兴奋状态,从而起到医疗保健的作用。但现有的远红外发生器结构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相对较低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生器。
实现本发明第一个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生器,包括石墨烯层、金属电极、导线和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通过导线和金属电极与石墨烯层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的电压为1V~300V,电流范围为0.05mA~15A。
所述发生器在接通直流电源后发送的有用远红外光的波长为5um~15um。
所述石墨烯层为石墨烯薄膜或者石墨烯粉末。
石墨烯远红外发生器还包括设置在石墨烯层底部的基材。
所述基材为PET或者PC或者PMMA或者PI或者橡胶或者铁氟龙或者ABS或者尼龙。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理疗装置。
实现本发明第二个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理疗装置,包括远红外发生器和温控模块;所述远红外发生器与温控模块双向连接;所述远红外发生器采用前述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生器。
一种理疗装置还包括无线传输模块和远程控制模块;所述温控模块与无线传输模块双向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远程控制模块双向连接。
所述温控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度调节开关;所述温度传感器贴设在石墨烯层上。
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包括WIFI发射器或者手机无线发射器或者蓝牙发射器。
所述直流电源为充电宝或者锂电池或者镍氢电池或者直流变压器,或者直接从其他装置引出的直流电源。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采用直流电通过金属电极连接到石墨烯,电子通过石墨烯时,碳原子受激发,通过控制直流电压或者电流大小控制本发明的远红外发生器发出与人体自身发出的波段吻合的5um~15um的波长的远红外光,结构简单,成本可控。
(2)本发明的远红外线发生器可以用于理疗设备的核心部件,并结合温控以及无线传输的机构制作程理疗装置,该理疗装置小巧可控,安装在服装上就可以形成理疗服,能对人体伤病位置进行理疗,加速伤病恢复。
(3)本发明的理疗装置可以采用充电宝等来提供直流电源,用手机等来进行温度的设定,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生器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理疗装置的结构图。
附图中标号为:
石墨烯层1、金属电极2、导线3、直流电源4、基材5、温控模块6、温度传感器61、温度调节开关62、无线传输模块7、远程控制模块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生器,包括石墨烯层1、金属电极2、导线3、直流电源4和基材5;所述直流电源3通过导线3和金属电极2与石墨烯层1连接;所述直流电源4的电压为1V~300V。所述发生器在接通直流电源4后发送的远红外光的波长为5um~15um。所述石墨烯层1为石墨烯薄膜或者石墨烯粉末。所述基材5为PET或者PC或者PMMA或者PI或者橡胶或者铁氟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98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