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摩擦材料用钛酸钾晶须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47997.5 | 申请日: | 2015-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0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席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奥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9/32 | 分类号: | C30B29/32;C30B29/62;C30B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擦 材料 用钛酸钾晶须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擦材料用钛酸钾晶须的制造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晶须的研究已有近40年的历史,在80年代中期,性价比较高的钛酸钾晶须在日本问世,晶须才开始被大量的使用。
到目前为止,人们已合成近百种的晶须,但投入工业化生产的仅有碳化硅、氮化硅、氧化铝、钛酸钾、碳化钙、硫酸钙、氧化锌等少量品种;而摩擦材料用钛酸钾晶须常用的生产原料为碳酸钾和二氧化钛,摩擦性能较差;常用的钛酸钾晶须合成方法采用烧结法,制成晶须质量、形貌差,无法达到高质量晶须所需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生产原料配比,质量高、形貌好的晶须的制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摩擦材料用钛酸钾晶须的制造方法,其创新点在于:其制造方法具体如下:
(1)生产原料选取碳酸钾和偏钛酸,并按1:1的比例混合,制成悬浮液,其中水含量为75%;
(2)在悬浮液中加入0.01%~0.02%的硫,0.01%~0.02%的磷;
(3)在悬浮液中加入3%~8%的助溶剂,形成混合悬浮液;
(4)将混合悬浮液利用高温加热,析出晶体。
进一步的,所述助溶剂采用锰酸钾。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溶液加热温度控制在1000℃~1200℃之间。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所述生产原料采用碳酸钾和偏钛酸,并按比例1:1混合,可制成六钛酸钾晶须,摩擦性能优良;
(2)晶须合成采用助溶剂法,助溶剂采用锰酸钾,可使晶须收率高,形貌好;
(3)混合悬浮液利用高温加热,并将温度控制在1000℃~1200℃之间,既可防止热导系数过高,又可防止晶须老化。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酸钾晶须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步骤具体如下:
(1)生产原料选取碳酸钾和偏钛酸,并按1:1的比例混合,制成悬浮液,其中水含量为75%;
(2)在悬浮液中加入0.01%~0.02%的硫,0.01%~0.02%的磷;
(3)在悬浮液中加入3%~8%的助溶剂,形成混合悬浮液;
(4)将混合悬浮液利用高温加热,析出晶体。
下表为加热温度对析出晶体影响的关系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奥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奥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79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