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径向结叠层结构的三原色光电探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46893.2 | 申请日: | 2015-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07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余林蔚;钱晟一;于忠卫;陆嘉文;朱光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1/105 | 分类号: | H01L31/105;H01L31/20;H01L31/035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径向 结叠层 结构 三原色 光电 探测 方法 | ||
1.一种用于三原色光电探测的径向结叠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竖直硅纳米线表面覆盖生长多层不同掺杂类型的非晶硅,形成两层由内而外的PIN结构;并在两层结构之间淀积一层ITO透明导电膜以探测内外两层的光电探测响应电流;基于得到的径向结结构的腔体模式耦合特性,外层PIN结构的本征非晶硅作为吸收层对短波段(偏蓝)的入射光有较强响应;内层PIN结构的的本征非晶硅对长波段(偏红)的光有较强响应;当内外两层串联时,光响应波段是两者的交集部分,实现只用一种探测材料对可见光波段内三原色的分别探测;利用的是两层p-i-n结构对不同波段的响应差。
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径向结叠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感光的半导体材料的非晶硅由多晶硅、纳米晶硅或非晶锗取代;是在目标探测波段内能产生光生载流子的任意一种半导体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径向结叠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硅纳米线是P型掺杂的竖直硅纳米线构成三维支架,并包覆多层不同掺杂类型的非晶硅构成叠层PIN结构;纳米支架的形貌可以是纳米线,纳米柱或纳米金字塔结构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径向结叠层结构,其特征在于:衬底使用重掺硅片,普通玻璃片,石英片或不锈钢金属片等一系列廉价衬底。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径向结叠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支架的形貌是纳米线,纳米柱,纳米棒或纳米金字塔结构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6.用于三原色光电探测的径向结叠层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构成径向结叠层构架的纳米线阵列结构由自下而上的诱导方式生长而成,或使用自上而下的刻蚀方式形成纳米线阵列,刻蚀方式包括溶液法湿法刻蚀或者RIE干法刻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方式生长的方法中,诱导硅纳米线生长的金属可以是Sn,In,Au,Fe,Ni,Ga,Al等常用催化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线阵列结构由自下而上的诱导方式生长为纳米线结构和薄膜制备,采用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PECVD)、低压气相沉积(LPCVD),化学气相沉积(CVD),激光烧蚀沉积(LAD),热蒸发,电子束蒸发(EBE),磁控溅射,溶胶-凝胶法等。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三维构架的硅纳米线和外层薄膜的掺杂技术是在生长过程或者薄膜沉积过程中通入掺杂气体PH3或者B2H6从而实现N型或P型掺杂;利用扩散或离子注入等方法获得不同掺杂类型的薄膜从而获得叠层PIN结构;所述纳米线和薄膜制备采用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PECVD)、低压气相沉积(LPCVD)、化学气相沉积(CVD)、激光烧蚀沉积(LAD)、电子束蒸发(EBE)或磁控溅射,溶胶-凝胶法;所述多层薄膜的掺杂方式可以是淀积过程中通入PH3或B2H6等掺杂气源,或沉积后利用扩散或离子注入等方式实现掺杂分别生长N型非晶硅或P型非晶硅。
10.根据权利要求6-9之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1) 采用厚度为0.2~0.5mm的普通玻璃片或者重掺硅片作为基底;
2) 采用常规清洗方法基底表面,如果是玻璃衬底,清洗后溅射一层的掺铝氧化锌(AZO)薄膜作为底电极;
3) 在基底表面蒸镀一层1~2nm的Sn作为催化剂;
4) 在PECVD中氢气plasma处理从而形成约20~40nm的Sn颗粒;升温用VLS方法生长;在520℃下通入硅烷和硼烷生长直径40nm左右,长度1微米左右的P型硅纳米线阵列;
5) 在PECVD中200℃下依次沉积大约50nm的本征氢化非晶硅和10nm 的N型非晶硅构成内层的PIN结构;然后再用磁控溅射溅射一层大约50nm厚的ITO作为中间透明电极;
6) 然后再在PECVD中200℃下依次沉积约10nm的P型非晶硅、约30nm的本征氢化非晶硅和约10nm的N型非晶硅构成外层的PIN结构;接着再用磁控溅射溅射一层大约50nm的ITO薄膜作为顶电极;
7) 最后再用shadow mask蒸镀Ag作为栅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689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器便捷装箱
- 下一篇: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快速包装一体化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