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体工学侧宽滚轮鼠标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45510.X | 申请日: | 2015-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8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晓明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10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体 工学 滚轮 鼠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鼠标类结构设计及工作方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体工学侧宽滚轮鼠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虽然各型鼠标众多,但本质却未有大的变化,一些人体工学鼠标在实际使用中,并未体现良好效果,分析各大商品网站客户评论可以看出,现在的人体工学鼠标普遍存在虽然考虑到人手的自然放置,但却忽略了操作性,体积大笨重,失去了操作的灵活性;而或者,体积小,手部支撑力不足。
再者,虽然目前也有滚轮键侧置的鼠标,但都是简单放置在一侧,而且都是水平放置,这样在大拇指操作时需要前后水平滚动,由于大拇指第一指节需要不停弯曲伸展来操作滚轮前后运动,大拇指的操作并不灵活,且易疲乏。
另外,如图1所示,目前市场上的鼠标操作按键时,都是向下按压操作,手指都是伸展状态,只要手置于鼠标上,就需要伸展手指,这样相关肌肉群无法得到休息,时刻处于紧张状态,易造成肌肉疲劳,鼠标手等健康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体工学侧宽滚轮鼠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鼠标食指操作频繁,手指群肌肉长期处于紧张,长期易致病等健康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人体工学侧宽滚轮鼠标,包括鼠标本体、指沟以及鼠标滚轮,其中,所述指沟用于作为按键,包括第一指沟、第二指沟、第三指沟、第四指沟,所述第一指沟位于鼠标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指沟和第三指沟位于鼠标本体前端,所述第四指沟位于相对于所述第一指沟的鼠标本体的另一侧;所述鼠标滚轮设置于所述第四指沟前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指沟后端设置有一沟槽。
进一步的,所述鼠标滚轮包括一中心轴,所述中心轴沿鼠标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鼠标滚轮的中心轴与水平面夹角∠B为+/-45度。
进一步的,所述鼠标滚轮沿鼠标本体长度方向露出所述鼠标本体的宽度W为6~50mm。
进一步的,所述鼠标滚轮露出所述鼠标本体之外的部分的最高处不高于所述鼠标本体的上表面的最高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指沟、第二指沟、第三指沟、第四指沟为曲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鼠标进一步包括鼠标微动开关及鼠标微动触点,所述鼠标微动开关设置于所述指沟的壳体内侧,所述鼠标微动触点设置于所述鼠标微动开关靠近于所述指沟壳体内侧的一端;所述指沟由第一弧线部和第二弧线部组成,所述第一弧线部和第二弧线部的连接处与所述鼠标微动触点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弧线部上与所述鼠标微动触点所在的垂直面距离最远和最近的两点的连线和所述鼠标微动触点所在的垂直面形成的夹角的角度范围在+/-55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指沟、第二指沟和第三指沟在操作系统中任意自定义为传统意义上的左键、右键及功能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鼠标符合人体工学,能提高操作精度,降低工作强度,预防鼠标手及腕关节劳损,结构简单,可靠,在现有成熟技术基础上易于实现及量产。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鼠标的工作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工作方式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食指处剖切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食指处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食指处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A定义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一视角的3D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3D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滚轮处相关定义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第三指沟处的3D剖面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第三指沟处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符号说明】
1 第一指沟
2 第二指沟
3 第三指沟
4 第四指沟
5 鼠标滚轮
6 沟槽
7 鼠标微动触点
8 鼠标微动开关
9 轴线
110 第一弧线部
111 第二弧线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晓明,未经杨晓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55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