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后排座椅的地钩锁解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45300.0 | 申请日: | 2015-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2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郭罡;宋嗣新;余建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李尔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2 | 分类号: | B60N2/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张继巍 |
地址: | 43005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钩 解锁机构 双向弹簧 旋转支架 旋转支架总成 弹簧支架 旋转轴 后排座椅靠背 汽车后排座椅 后排座椅 侧边板 耐久可靠性 手柄 解锁功能 拉绳固定 翻转 拨片 触发 复位 解锁 前部 上套 下端 坐垫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的地钩锁解锁机构,包括地钩锁及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包括旋转支架总成及设置在后排座椅靠背侧边板前部触发旋转支架总成旋转的拨片;所述旋转支架总成包括旋转支架、设置在旋转支架中部的第一旋转轴及设置在旋转支架上部的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套有双向弹簧,双向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旋转支架的下端,双向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弹簧支架上,弹簧支架固定连接在后排座椅坐垫的侧边板上;地钩锁的拉绳固定在弹簧支架上。通过后排座椅靠背的自身翻转实现地钩锁的解锁功能,省去额外通过手柄来控制地钩锁解锁;采用可靠性更高的双向弹簧结构来实现复位的功能,提升后排座椅的耐久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零部件,具体是指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的地钩锁解锁机构。
背景技术
对于汽车后排三(双)人座商用车,后排座椅的空间会略小于两排座的家用汽车,所以在设计时,某些三(双)人座椅商用车进入最后一排座椅时会将中间的座椅放倒;另外,为了增加商用车的用途,有时也会放倒最后一排座椅以放置更多的物品;所以,商用车后两排的座椅会使用一种便于开阖的锁定机构将座椅锁定在座椅地钩锁上。
目前用于后排座椅地沟锁解锁机构存在以下问题:1、采用满足解锁要求的独立杠杆盒,需座椅内部提供较大的布置空间;2、需额外通过调节手柄来实现地沟锁解锁,操作不便且操作力较大;3、零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结构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转动后排座椅靠背即可解锁的地钩锁解锁机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锁合稳定可靠。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的地钩锁解锁机构,包括地钩锁及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包括旋转支架总成及设置在后排座椅靠背侧边板前部触发旋转支架总成旋转的拨片;所述旋转支架总成包括旋转支架、设置在旋转支架中部的第一旋转轴及设置在旋转支架上部的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通过第一螺母可转动地连接在后排座椅坐垫的侧边板上,所述第二旋转轴通过第二螺母可转动地连接在后排座椅坐垫的侧边板上,所述拨片触发旋转支架的上端,使旋转支架绕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转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套有双向弹簧,双向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旋转支架的下端,双向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弹簧支架上,弹簧支架固定连接在后排座椅坐垫的侧边板上;地钩锁的拉绳固定在弹簧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上均套有圆筒衬套。
进一步地,所述双向弹簧套在圆筒衬套上。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支架的下端开设有固定拉绳端口的通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后排座椅靠背的自身翻转实现地钩锁的解锁功能,省去额外通过手柄来控制地钩锁解锁,操作性便利的同时使得后排座椅性能得到提升;采用可靠性更高的双向弹簧结构来实现复位的功能,提升后排座椅的耐久可靠性;该地钩锁解锁机构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对后排座椅的外观无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汽车后排座椅的地钩锁解锁机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1第二旋转轴、2圆筒衬套、3旋转支架、4第一螺母、5第一旋转轴、6拨片、7第二螺母、8双向弹簧、9弹簧支架、10拉绳、11后排座椅靠背侧边板、12后排座椅坐垫的侧边板、13通孔、14地钩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李尔汽车座椅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李尔汽车座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53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安全座椅
- 下一篇:车轮发电装置及具有该车轮发电装置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