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防混凝土裂缝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45021.4 | 申请日: | 2015-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7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梧州运龙港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E02D15/02;C04B28/00;C04B18/08;C04B14/02;C04B14/06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 |
地址: | 543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防 混凝土 裂缝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预防混凝土裂缝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裂缝的问题是建筑施工中一个普遍性的技术问题。裂缝一旦形成,特别是基础贯穿裂缝出现在重要的结构部位,危害极大,它会降低结构的耐久性,削弱构件的承载力,同时可能会危害到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防混凝土裂缝的施工方法,它可以解决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预防混凝土裂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混凝土拌合: 采用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作为混凝土拌合原料:低水化热的水泥30~40份、粉煤灰15~30份、减水剂4~6份,缓凝剂4~6份,引气剂4~6份,膨胀剂5~8份,塑化剂8~10份,碎石70~90份,砂80~90份,混合后,加冰拌合,拌合温度为5~8℃;
B. 混凝土浇筑:浇筑过程进行混凝土振捣,浇筑时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浇筑完成一层,振捣一层;
C.混凝土表面隔热:在浇筑后的混凝土上覆盖塑料膜,采用冷水喷淋混凝土上的塑料膜降温,冷水温度为10~15℃,每次喷淋时间1~2小时。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步骤A中所述低水化热的水泥为硅酸盐水泥。
进一步的:步骤A中所述混凝土拌合时的水灰比为0.4~0.6。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可以减少混凝土浇筑后的内外温差,降低水化热,及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添加的粉煤灰和减水剂可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热胀。
2.控制混凝土拌合温度及浇筑后喷淋冷水的温度和时间,可以很好的预防混凝土产生裂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这种预防混凝土裂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混凝土拌合: 采用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作为混凝土拌合原料:低水化热的水泥30份、粉煤灰15份、减水剂4份,缓凝剂4份,引气剂4份,膨胀剂5份,塑化剂8份,碎石70份,砂80份,混合后,加冰拌合,拌合温度为5℃;低水化热的水泥为硅酸盐水泥,混凝土拌合时的水灰比为0.4。
B. 混凝土浇筑:浇筑过程进行混凝土振捣,浇筑时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浇筑完成一层,振捣一层;
C.混凝土表面隔热:在浇筑后的混凝土上覆盖塑料膜,采用冷水喷淋混凝土上的塑料膜降温,冷水温度为10℃,每次喷淋时间1小时。
实施例2:
A. 混凝土拌合: 采用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作为混凝土拌合原料:低水化热的水泥40份、粉煤灰30份、减水剂6份,缓凝剂6份,引气剂6份,膨胀剂8份,塑化剂10份,碎石90份,砂90份,混合后,加冰拌合,拌合温度为8℃;低水化热的水泥为硅酸盐水泥,混凝土拌合时的水灰比为0.6。
B. 混凝土浇筑:浇筑过程进行混凝土振捣,浇筑时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浇筑完成一层,振捣一层;
C.混凝土表面隔热:在浇筑后的混凝土上覆盖塑料膜,采用冷水喷淋混凝土上的塑料膜降温,冷水温度为15℃,每次喷淋时间2小时。
实施例3:
A. 混凝土拌合: 采用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作为混凝土拌合原料:低水化热的水泥35份、粉煤灰20份、减水剂5份,缓凝剂5份,引气剂5份,膨胀剂7份,塑化剂9份,碎石80份,砂85份,混合后,加冰拌合,拌合温度为7℃;低水化热的水泥为硅酸盐水泥,混凝土拌合时的水灰比为0.55。
B. 混凝土浇筑:浇筑过程进行混凝土振捣,浇筑时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浇筑完成一层,振捣一层;
C.混凝土表面隔热:在浇筑后的混凝土上覆盖塑料膜,采用冷水喷淋混凝土上的塑料膜降温,冷水温度为13℃,每次喷淋时间1.5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梧州运龙港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梧州运龙港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50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