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钢顶渣改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44574.8 | 申请日: | 2015-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5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华国龙;陆斌;王宏盛;武晓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4 | 分类号: | C21C7/04;C21C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何自刚 |
地址: | 01400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钢 顶渣改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硅钢钢包顶渣改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硅钢生产而言,目前典型的顶渣改质方法为RH处理结束后向钢水表面手投部分铝铁粉或者直接加入顶渣改质还原剂方式进行硅钢顶渣改质,向钢水表面手投铝铁粉的方法,工人劳动强度大,改质效果差,不能保证CSP铸机硅钢连浇的要求,加入顶渣改质还原剂的方法成本高,但在采用“转炉-RH-连铸”工艺路线生产硅钢时,由于不能像LF精炼那样将钢包顶渣充分还原,在RH精炼结束以后渣中的FeO和MnO含量很高。钢包顶渣仍然属于高氧化性渣,连铸过程中,渣中的氧大量向钢水传递,与钢中AIs反应产生大量的A12O3夹杂,影响钢水洁净度,严重的还会引起蓄流,不易实现多炉连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硅钢顶渣改质的方法,不仅解决了生产硅钢钢水连铸浇铸过程的蓄流问题,实现了多炉连铸;同时可以改善钢水的洁净度,减少钢中的夹杂物和钢材表面缺陷,提高硅钢的磁性能。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改变铝铁粉的加入方式,通过钙处理方式,提供一种硅钢顶渣改质的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硅钢顶渣改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钢渣表面均匀加入铝铁粉,所述铝铁粉加入量=83*G*[O]/η;
其中:G为顶渣重量;
[O]为RH脱碳终点时钢水中游离氧的重量百分含量;
η为铝铁粉中铝的质量百分含量;
2)采取钙处理的方式向钢水里喂入钙线,搅动渣层使渣中的氧被表面的铝铁粉和喂入的钙脱除;
3)静置,使钢中因喂入钙线混入的渣子和氧化物夹杂上浮,改善浇注的钢水质量,满足硅钢的生产要求。
其中所述钙线为硅钙线或铁钙线。
其中所述静置步骤中静置时间不低于10分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取得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不仅解决了生产硅钢钢水连铸浇铸过程的蓄流问题,实现了多炉连铸;同时可以改善钢水的洁净度,减少钢中的夹杂物和钢材表面缺陷,提高硅钢的磁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上述的特征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一种硅钢顶渣改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控制转炉出钢下渣量小于50mm,出钢过程中不开氩气,出钢过程中向钢包内加入冶金石灰和部分合成渣(合成渣组分如表1),石灰加入量为2-3.5kg/t钢,合成渣加入量为1-1.5kg/t钢,出完钢后向钢包钢水表面加入约100kg的铝铁粉(铝铁粉组分如表2),转炉出完钢后吊到RH后进行处理,RH脱碳结束,加入硅铁和铝粒脱氧后,进行合金化,保证纯脱气时间大于5分钟后复压,之后,通过铝铁粉投入装置,使铝铁粉大体均匀覆盖在钢包顶渣表面,然后通过喂入部分硅钙线或铁钙线(喂入量为200-300米),特别注意的是,喂线过程不进行底吹氩操作,钙处理后,钢水静置10分钟以上,保证渣中(FeO+MnO)含量小于7%,从而达到顶渣改质的目的。表3为改质后顶渣成分,表4为不同钢种顶渣改质前后磁性能平均值对比。
表1:合成渣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45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