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仓储的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43921.5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4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余颖和;吕国政;郭辉旭;马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0 | 代理人: | 何青瓦 |
地址: | 518006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仓储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仓储的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在自动仓储系统中,每台制程机台都有3-4个进出口,传输设备可通过该进出口传输卡匣至制程机台进行加工,最后再将卡匣传输至仓储内。其中,每个进口前均安装有安全光栅,安全光栅的光栅信号直接接入到控制器,然后通过控制器控制传输设备停止或者继续传输卡匣至仓储。
在传输设备传输卡匣至仓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将卡匣误送入别的进口时,以及工作人员或者物品遮挡住安全光栅时,控制器则会报安全光栅错误,同时控制传输设备停止传输卡匣至仓储。然而,由于安全光栅的响应时间为15ms(毫秒),只要轻微的晃动或者细小的物品遮挡安全光栅都会引起安全光栅的响应,从而增加因安全光栅误操作而导致传输设备停止传输卡匣至仓储的频率。
综上所述,有必要提供一种仓储的监控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仓储的监控系统,能够解决因安全光栅误操作而导致传输设备停止传输卡匣至仓储的频率增加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仓储的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卡匣以及用于传输卡匣至仓储的传输设备,仓储用于储存卡匣,该系统包括安全光栅、滤波设备和控制器,其中:安全光栅包括发光侧和受光侧,受光侧包括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反馈端,发光侧和受光侧分别对应设置在传输卡匣的通道的进口端两侧之间,用于检测通过传输设备传输卡匣至仓储的过程中是否产生误操作,并在确定通过传输设备传输卡匣至仓储的过程中产生误操作时输出异常信号,在确定通过传输设备传输卡匣至所述仓储的过程中没有产生误操作时输出正常信号;滤波设备包括定时器和继电器,定时器与受光侧连接,用于从受光侧获取异常信号时,判断异常信号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并在确定异常信号的持续时间没有大于预设时间时,输出第一控制指令,在确认异常信号的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时,输出第二控制指令;定时器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第四端口、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第一端口和第五端口接地,第二端口和第四端口接电压源,第六端口与受光侧的第一输出端连接,以从受光侧获取异常信号或正常信号,第三端口与控制器连接,以输出第一控制指令或第二控制指令至控制器;继电器与受光侧连接,用于检测通过传输设备传输卡匣至仓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误操作是否结束,其中,第一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同步输出异常信号或正常信号,第二输出端与继电器的线圈连接,反馈端通过继电器的开关与电压源连接,其中,在受光侧的第二输出端输出异常信号时,继电器的线圈不导通,继电器的开关闭合,所述受光侧的反馈端获取高电平;在受光侧的第二输出端输出正常信号时,继电器的线圈导通,继电器的开关断开,受光侧的反馈端获取低电平,受光侧的反馈端获取由高变低的脉冲信号,安全光栅确定通过传输设备传输卡匣至仓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误操作结束;控制器与定时器连接,用于从定时器获取第一控制指令后,控制传输设备传输卡匣至仓储。
其中,定时器还用于在确定异常信号的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时,输出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器还用于从定时器获取第二控制指令后,控制传输设备停止传输卡匣至仓储。
其中,安全光栅还用于在确定通过传输设备传输卡匣至仓储的过程中没有产生误操作时输出正常信号;定时器还用于充受光侧获取正常信号后,输出第一控制指令。
其中,发光侧和受光侧之间的光栅信号被挡住时,受光侧输出异常信号至定时器,发光侧和受光侧之间的光栅信号没有被挡住时,受光侧输出正常信号至定时器。
其中,控制器包括基板模块、电源控制模块和信息控制模块,基板模块分别与定时器的第三端口、电源控制模块和信息控制模块连接,其中,基板模块从定时器的第三端口获取第一控制指令或第二控制指令时,将第一控制指令或第二控制指令分别传输至电源控制模块和信息控制模块,以使得电源控制模块和信息控制模块同时控制传输设备传输或停止传输卡匣至仓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39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