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自由度洛伦兹力外转子球面磁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43920.0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59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孟伟;梁栋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C32/04 | 分类号: | F16C32/04;F16C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26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由度 洛伦兹力 外转 球面 磁轴 | ||
1.一种两自由度洛伦兹力外转子球面磁轴承,主要由定子系统和转子系统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定子系统主要包括:左线圈(1A)、右线圈(1B)、前线圈(1C)、后线圈(1D)、左隔磁凸台(2A)、右隔磁凸台(2B)、前隔磁凸台(2C)、后隔磁凸台(2D)、定子球面导磁环(3)、左隔磁螺钉(4A)、右隔磁螺钉(4B)、前隔磁螺钉(4C)、后隔磁螺钉(4D)、环氧树脂胶(5)和安装座(6);转子系统主要包括:上球面磁钢(7A)、下球面磁钢(7B)、隔磁环(8)、转子导磁环(9)、转子锁母(10)和转子套筒(11);左线圈(1A)、右线圈(1B)、前线圈(1C)和后线圈(1D)成对使用,左线圈(1A)和右线圈(1B)组成一对用于径向X向偏转控制,前线圈(1C)和后线圈(1D)组成一对用于径向Y向偏转控制,左线圈(1A)缠绕在左隔磁凸台(2A)上,右线圈(1B)缠绕在右隔磁凸台(2B)上,前线圈(1C)缠绕在前隔磁凸台(2C)上,后线圈(1D)缠绕在后隔磁凸台(2D)上,左隔磁凸台(2A)位于定子球面导磁环(3)径向左侧,并通过左隔磁螺钉(4A)固定在定子球面导磁环(3)外球面上,右隔磁凸台(2B)位于定子球面导磁环(3)径向右侧,并通过右隔磁螺钉(4B)固定在定子球面导磁环(3)外球面上,前隔磁凸台(2C)位于定子球面导磁环(3)径向前侧,并通过前隔磁螺钉(4C)固定在定子球面导磁环(3)外球面上,后隔磁凸台(2D)位于定子球面导磁环(3)径向后侧,并通过后隔磁螺钉(4D)固定在定子球面导磁环(3)外球面上,左线圈(1A)、右线圈(1B)、前线圈(1C)和后线圈(1D)通过环氧树脂胶(5)固化安装在定子球面导磁环(3)上,左线圈(1A)、右线圈(1B)、前线圈(1C)、后线圈(1D)、左隔磁凸台(2A)、右隔磁凸台(2B)、前隔磁凸台(2C)、后隔磁凸台(2D)、定子球面导磁环(3)、左隔磁螺钉(4A)、右隔磁螺钉(4B)、前隔磁螺钉(4C)、后隔磁螺钉(4D)和环氧树脂胶(5)位于安装座(6)的上端,并通过定子球面导磁环(3)与安装座(6)的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安装座(6)上,上球面磁钢(7A)和下球面磁钢(7B)分别位于左线圈(1A)、右线圈(1B)、前线圈(1C)和后线圈(1D)的径向外侧上方和径向外侧下方,隔磁环(8)位于上球面磁钢(7A)和下球面磁钢(7B)之间,转子导磁环(9)位于上球面磁钢(7A)、下球面磁钢(7B)和隔磁环(8)的径向外侧,转子锁母(10)位于下球面磁钢(7B)和转子导磁环(9)的下端,上球面磁钢(7A)、下球面磁钢(7B)、隔磁环(8)、转子导磁环(9)和转子锁母(10)位于转子套筒(11)的径向内侧,并通过转子锁母(10)与转子套筒(11)的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转子套筒(11)的径向内侧,上球面磁钢(7A)和下球面磁钢(7B)与定子球面导磁环(3)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形成空气气隙(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自由度洛伦兹力外转子球面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隔磁凸台(2A)、右隔磁凸台(2B)、前隔磁凸台(2C)、后隔磁凸台(2D)、左隔磁螺钉(4A)、右隔磁螺钉(4B)、前隔磁螺钉(4C)和后隔磁螺钉(4D)均为绝缘非金属聚酰亚胺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自由度洛伦兹力外转子球面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球面导磁环(3)和转子导磁环(9)均为电工纯铁DT4C或1J50导磁块材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自由度洛伦兹力外转子球面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树脂胶(5)为双组份胶水,两种胶水比例为1:2,其固化环境为常温真空环境,固化时间不低于24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自由度洛伦兹力外转子球面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球面磁钢(7A)和下球面磁钢(7B)为钕铁硼合金或衫钴合金硬磁材料,均为径向充磁,充磁方向相反,且两者外形尺寸完全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自由度洛伦兹力外转子球面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气隙(12)大小为6mm~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39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列滚子轴承保持架
- 下一篇:对称空心轮毂型滚轮罐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