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废料中金属的浸出及回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42788.1 | 申请日: | 2015-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81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 发明(设计)人: | 曹宏斌;谢勇冰;张西华;宁朋歌;林晓;安慧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桂丽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正极 废料 金属 浸出 回收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废料中金属的浸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将锂离子电池正极废料与含有还原剂的有机酸溶液进行反应,反应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浸出液和滤渣,实现锂离子电池正极废料中金属的浸出;
所述有机酸是含有或不含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1~5的有机羧酸,所述取代基为氟、氯、溴或碘中的任一种或至少两种;
所述还原剂为亚硫酸、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或过氧化氢中的任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5~90℃,反应的时间为5~40min,所述的有机酸溶液中有机酸的浓度为1.0~7.0mol·L-1,有机酸溶液中还原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12%;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废料与含有还原剂的有机酸溶液的固液比为40~150g·L-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废料干燥后再与含有还原剂的有机酸溶液进行反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浸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温度为60~200℃,干燥的时间为6~24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浸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为直接干燥或破碎后干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浸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为将锂离子电池正极废料破碎成5mm~15mm×5mm~15mm的碎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浸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为将锂离子电池正极废料破碎成10mm×10mm的碎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废料中的活性物质为磷酸铁锂、镍基氧化物、钴基氧化物或锰基氧化物中的任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废料中的活性物质是钴酸锂、镍酸锂、锰酸锂、二元复合正极材料或三元复合正极材料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浸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复合正极材料为LiNixCo1–xO2、LiNixMn1–xO2或LiCo1–xMnxO2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其中,0<x<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浸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复合正极材料为LiNixCoyMnl–x–yO2和/或LiNixCoyAll–x–yO2,其中,0<x<1,0<y<1,且0<x+y<1。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废料与含有还原剂的有机酸溶液的固液比为50~100g·L-1。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废料与含有还原剂的有机酸溶液反应的温度为30~7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废料与含有还原剂的有机酸溶液反应的时间为10~30min。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废料与含有还原剂的有机酸溶液的反应在搅拌下进行,搅拌速度为100~500rpm。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酸溶液中有机酸的浓度为2.0~4.0mol·L-1。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酸溶液中还原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6%。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为过滤 或离心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278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错位准平面正交模转接器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隔膜生产线上的废膜处理回用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