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源逆变器串联连接的组合式三相微电网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41646.3 | 申请日: | 2015-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3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贵;杨维满;李晓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3/01 | 分类号: | H02J3/01;H02J3/38;H02J3/32 |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董斌 |
| 地址: | 73005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逆变器 串联 连接 组合式 三相 电网 系统 | ||
1.微源逆变器串联连接的组合式三相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三个对称的A相子系统(1)、B相子系统(2)、C相子系统(3)中,第一直流发电单元(26)、第二直流发电单元(27)分别经过DC/DC直流变换环节及直流链电容(C)后并联连接至第二H桥微源逆变器(13)、第三H桥微源逆变器(14)的直流输入侧,第一交流发电单元(25)、第二交流发电单元(28)分别经过AC/DC变换环节及直流链电容(C)后并联连接至第一H桥微源逆变器(12)、第四H桥微源逆变器(15)的直流输入侧,第一H桥微源逆变器(12)、第二H桥微源逆变器(13)、第三H桥微源逆变器(14)、第四H桥微源逆变器(15)交流输出侧分别接至第一旁路开关(16)、第二旁路开关(17)、第三旁路开关(18)、第四旁路开关(19)的输入侧,第一旁路开关(16)、第二旁路开关(17)、第三旁路开关(18)、第四旁路开关(19)输出侧通过串联方式依次进行连接,第一H桥微源逆变器(12)、第二H桥微源逆变器(13)、第三H桥微源逆变器(14)、第四H桥微源逆变器(15)采用载波相移脉宽调制或阶梯波合成技术在A相输出端(AN)、B相输出端(BN)、C相输出端(CN)之间生成A相多电平输出电压(uAN)、B相多电平输出电压(uBN)、C相多电平输出电压(uCN),A相输出端(AN)、B相输出端(BN)、C相输出端(CN)之间采用星型方式连接起来,A端、B端、C端与公共端(N)之间形成的三相电压经过滤波器(4)后为本地负载(5)供电,多余或缺损的电能通过静态开关(6)后向外网(7)输送/获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源逆变器串联连接的组合式三相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微源内部的直流链电容(C)的两端并联连接第一储能系统(29)、第二储能系统(30)、第三储能系统(31)、第四储能系统(32),各个储能系统内部的第一充放电控制器(CR1)、第二充放电控制器(CR2)、第三充放电控制器(CR3)、第四充放电控制器(CR4)分别调节第一储能单元(EU1)、第二储能单元(EU2)、第三储能单元(EU3)、第四储能单元(EU4)充放电电流的大小,第一储能系统(29)、第二储能系统(30)、第三储能系统(31)、第四储能系统(32)采用单一储能系统或混合储能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源逆变器串联连接的组合式三相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孤岛与并网两种运行常态,内部微源通过第一旁路开关(16)、第二旁路开关(17)、第三旁路开关(18)、第四旁路开关(19)进行解列/恢复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16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建筑微电网系统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智能模块式混合滤波补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