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或/和辅助治疗颈性眩晕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239294.8 申请日: 2015-05-12
公开(公告)号: CN104800769A 公开(公告)日: 2015-07-29
发明(设计)人: 金伟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分类号: A61K36/9066;A61P1/08;A61P19/08
代理公司: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代理人: 李高峡;全学荣
地址: 610000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辅助 眩晕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或/和辅助治疗颈性眩晕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药物领域。

背景技术

颈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根据其病理及临床症状,西医药以扩张血管、改善脑供血为前提,通过增加脑血流量和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和冠脉循环,常用的药物有:尼莫地平、倍他司汀、眩晕宁等。西医药主要以对症处理为主,能较快地缓解症状,但不能减低颈性眩晕的复发率。

中医药因剂型丰富、给药途径较多,充分体现了中药在治疗颈性眩晕方面具备的显著优势。中药的治疗途径主要体现在药物内治法和外治法方面。在药物内治法中,主要有汤剂或成药内服、静脉用药、穴位注射等给药途径。药物外治法中,主要有膏药或药膏外敷,中药热敷(煎服、蜡疗等)、中药熏蒸、汽化热疗、灸疗等。

中药外敷疗法通过将中药散剂或鲜药调敷于患处或封包热敷于患处,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到病变部位而发挥治疗作用。中药外敷主要通过药物的挥发性成分与药物粉末可直接与皮肤接触,其有效成分经皮肤渗透吸收,从而改善血液淋巴循环,促进组织机能恢复并可刺激神经末梢作用于内、外感受器,达到活血化瘀、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解除血管痉挛之功,其疗效肯定、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且安全无副作用,对中医现代临床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也有其他医家采用中药外敷治疗颈性眩晕的报道(李明英,李易霞,中药封包大椎穴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2):11-12),但其总治愈率仅为80%。为丰富外敷治疗颈性眩晕的中药组方、提高药物治愈率,研究新的药物组方对治疗颈性眩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治疗或/和辅助治疗颈性眩晕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或/和辅助治疗颈性眩晕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

制川乌6-14份、制草乌6-14份、天南星6-14份、白附子6-14份、姜黄6-14份、乳香6-14份、桃仁6-14份、红花6-14份、川芎6-14份、当归16-24份、生艾叶6-14份、酒大黄16-24份、伸筋草6-14份、白豆蔻16-24份、砂仁16-24份、小茴香11-19份。

优选地,原料药重量配比范围是:

制川乌8-12份、制草乌8-12份、天南星8-12份、白附子8-12份、姜黄8-12份、乳香8-12份、桃仁8-12份、红花8-12份、川芎8-12份、当归18-22份、生艾叶8-12份、酒大黄18-22份、伸筋草8-12份、白豆蔻18-22份、砂仁18-22份、小茴香13-17份。

进一步优选地,原料药重量配比是:

制川乌10份、制草乌10份、天南星10份、白附子10份、姜黄10份、乳香10份、桃仁10份、红花10份、川芎10份、当归20份、生艾叶10份、酒大黄20份、伸筋草10份、白豆蔻20份、砂仁20份、小茴香15份。

其中,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是由制川乌、制草乌、天南星、白附子、姜黄、乳香、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生艾叶、酒大黄、伸筋草、白豆蔻、砂仁、小茴香的原生药粉,或水或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外用制剂。

其中,所述的外用制剂为散剂、膏剂、贴剂、膜剂、搽剂或雾化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或/和辅助治疗颈性眩晕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是将处方量的原料药研成粉末状,用一次性煎药袋制成大小为30×30cm中药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或辅助治疗或辅助治疗颈性眩晕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制备的治疗颈性眩晕的药物组合物,其优点在于:方中川乌、草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天南星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白附子散寒止痛;姜黄祛湿清热解毒;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大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改善血液循环;艾叶散寒止痛,温经止血;小茴香健胃、行气,以杜生痰之源。诸药合用,共凑温经通脉、活血化瘀的功效。

本发明制备的治疗或/和辅助治疗颈性眩晕的药物组合物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0.%,相对其他治疗措施而言不仅有望减少眩晕的复发,而且更加简便易行。

以下通过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再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以下实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的前提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未经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92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