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点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39218.7 | 申请日: | 2015-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7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 发明(设计)人: | 木下一寿;渡边英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H50/04 | 分类号: | H01H50/04;H01H50/54;H01H50/36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婷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触点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点装置,其具备:固定触点部,其具有固定触点;可动触点部,其具有可动触点,且在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的位置和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分离的位置之间移动;永磁体,其在固定触点的周围形成磁场;壳体,其至少收纳有固定触点部以及可动触点部。另外,壳体具有与壳体的内部空间之间隔开且从壳体的外侧收纳永磁体的收纳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一种触点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具备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的触点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提供了通过电磁体块的励磁、非励磁而使触点开闭的电磁继电器(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3-80692号(以下称为“文献1”))。文献1所记载的电磁继电器具备电磁体块、通过电磁体块的励磁、非励磁而摆动的衔铁、具有可动触点且伴随着衔铁的摆动而摆动的可动触点部、以及具有供可动触点部的可动触点接触或分离的固定触点的固定触点部。
就该电磁继电器而言,在电磁体块为非励磁时,衔铁在铰链弹性件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处于顺时针地旋转的状态,此时可动触点从固定触点离开。并且,当向线圈通电而对电磁体块进行励磁时,衔铁被电磁体块的鉄心吸引而逆时针地旋转,其结果是,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
在上述的文献1所记载的电磁继电器中,用于将可动触点从固定触点离开时所产生的电弧拉长来进行消弧的永磁体配置在可动触点以及固定触点的附近。因此,在将永磁体收纳于壳体内时,存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异物附着于永磁体,从而直接收纳于壳体内的情况。其结果是,有可能由于进入壳体内的异物夹入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之间而引起接触不良,或者由于异物夹入可动部分而引起动作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断性能不易下降的触点装置。
本发明的触点装置具备:固定触点部,其具有固定触点;可动触点部,其具有可动触点,且在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的位置和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分离的位置之间移动;永磁体,其在所述固定触点的周围形成磁场;以及壳体,其至少收纳有所述固定触点部以及所述可动触点部。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之间隔开且从所述壳体的外侧收纳所述永磁体的收纳部。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卸下罩体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的从后方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的继电器主体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的继电器主体的右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的继电器主体的省略局部后的立体图。
图7A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的定位构件的主视图,图7B是该定位构件的左侧视图,图7C是该定位构件的右侧视图,图7D是该定位构件的俯视图,图7E是该定位构件的仰视图,图7F是该定位构件的后视图。
图8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电磁继电器)进行详细地说明。但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触点装置不受本实施方式的限定,可以在符合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采用各种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如果没有特别限定,则在图2中规定前后、左右、上下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92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热保护的气体放电管
 - 下一篇:一种自行恢复型微流体惯性接电开关装置
 





